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盛天助学金”爱心使团圆梦纪实
知你梦想 守你成长
——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盛天助学金”爱心使团圆梦纪实
“爱心使团”一行给贫困学子送上助学金
从2007年起,盛天集团联手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不仅帮助了许许多多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更是让他们带着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走向未来的生活。经历多年的积累、沉淀,如今,盛天助学已经成为广西的一个知名公益助学项目。每年的“盛天助学金”百万助学活动,通过广西主流媒体发布助学信息,为寒窗苦读考上理想高校、却因家庭贫困而在大学校门外徘徊的学子们捎去了继续求学的希望。
今年是盛天助学13周年,这份爱心将继续延续着。据了解,经过活动筹备小组连日来实地走访贫困学子、抽查等多种方式,2019盛天助学活动的资助名单全部核实完毕。日前,102名获助学子名单出炉,已在《广西政协报》、《南宁晚报》、盛天集团网站、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盛天集团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公示。捐赠仪式也将在8月24日举办。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近日,记者深入一线,就2019“协力盛天·圆梦大学”助学活动背后的故事进行了挖掘采访。
工作认真严谨 确保助学金落实到位
2019“协力盛天·圆梦大学”助学活动自7月12日启动以来,来自广西各市、县的数百名贫困学子通过各种方式交来求助申请,希望能够得到盛天助学金的资助。
通过一份份真情流露的申请材料可以了解到,申请的学生中有不少孤儿或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单亲等困难家庭,但他们没有被贫穷吓退。
如何确保助学金发放给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不是件容易事。为了确保每一名提出申请的贫困学子情况属实,真正帮助到家庭困难的学生,此前,由盛天集团、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及南宁晚报组成的“爱心使团”通过电话核实、实地到贫困学子家中采访、与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沟通等多种方式,逐一进行核实审查,根据学生家庭困难程度和品学情况拟资助名单。
“每一份材料都带着贫困学子的殷殷希望,所以对每一份材料的核实都要打起十万分精神。”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工作人员黄丽蓉深有感触地说。
即使家徒四壁 仍然相信明天会更好
跨越南宁、北海两市3县,行程近500公里……8月17日至18日,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携手盛天集团、南宁晚报、协力·盛天义工队组成的超过40人的“爱心使团”分赴南宁市区、横县、宾阳县、合浦县等地贫困学子进行家访,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除了现场发放6000元助学金解贫困学生燃眉之急,还送上拉杆箱等礼物,让爱心陪伴贫困学子们踏上新的征程。
8月17日一大早,“爱心使团”驱车前往合浦县公馆镇谢美玲家。当天因为下雨,原本就不好走的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原本3小时车程的路途,“爱心使团”却花了将近4个小时才达到。当“爱心使团”一行人到达时,谢美玲早早就撑着伞在路口等候了。
谢美玲的家是一座低矮破旧的房子。房子外墙上粉刷的白石灰经过日晒雨淋已经斑驳脱落,露出了泥质的砖块。走进屋内,一对70多岁的老人热情地跟“爱心使团”打招呼。谢美玲告诉大家,这对老人就是她的养父母,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收养了她。
“妈妈常年卧病在床需要开空调以防长褥子,亲戚送来了空调,但她为了省电,只敢开电风扇。”谢美玲说。这一幕,让不少“爱心使团”的成员打湿了眼眶。
“我们收养谢美玲的时候就没什么积蓄,那时年纪也挺大了没法再外出打工,一直靠着低保和亲戚接济生活的。”养父谢老伯说,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他们两口子仍旧坚持让孩子上学。
懂得感恩的谢美玲,高考结束后就跑出去打工了,第一份薪资先留给了妈妈看病。虽然上大学的学费还毫无着落,可她最担心的却是自己上学后年迈的父亲和卧病在床的母亲。打工期间,谢美玲听说了盛天助学金。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申请资料。工作人员收到材料后,被这个坚强女孩的求学经历所打动,决定要帮她。
谢美玲的家访结束之后,曾经接受过“盛天助学金”帮助过的盛天义工队志愿者李一平心里很不是滋味。返程中,并不富裕的他拿出200元交到“爱心使团”其他成员手中,让他们转交给谢美玲。李一平所想,也是另外几名“爱心使团”成员的想法,几名成员一拍即合,大家你100元我200元,为谢美玲自发筹集到了1100元的生活费。
李一平还与谢美玲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鼓励她:“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难,不要放弃上大学这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式。”
“爱心使团”随行的两名小朋友看到了环境如此艰苦却依然努力学习的谢美玲姐姐,都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有能力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
只要付出努力 就能让这个家好起来
走出大山,走出乡村,迈进日思夜想的大学之门,每一位寒门学子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励志的故事。
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利剑凤,父亲肢体残疾无劳动能力,母亲也因病不能正常工作,家庭生活困难,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一家人只能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即便如此,利剑凤没有放弃学业,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希望以后能让这个家得到改变。现场到访的“爱心使团”也自发伸出援助之手给利剑凤捐助了500元,希望以绵薄之力帮助她渡过难关。
横县的谢荧荧和弟弟从小父亲离世,母亲改嫁,由奶奶一手拉扯大。如今和弟弟一同考上大学,欣喜又心酸。奶奶实在无法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爱心使团”的到来,让她重新获得了实现梦想的希望。她说,未来一定做一个积极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有能力照顾奶奶,也有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柳业琦一家四口住在宾阳县思陇镇,姐姐已出嫁,一年多前母亲的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至今仍未痊愈。父亲一人身兼数职,忙里忙外,但这个家仍旧入不敷出,让柳业琦上大学的梦,变成了家里巨大的负担。当“爱心使团”直接给他发放6000元助学金的时候,他不禁哽咽落泪,更是写下了感谢信:“你们的帮助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
一路走来,“爱心使团”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他们希望在未来,能帮助更多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让更多贫困家庭得到救助。 □ 记者 陶思禄 通讯员 何璨汐 李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