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推进产业振兴
□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西区委主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巫家世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后发展欠发达的广西,改革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都非常艰巨。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振兴,才能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区上下形成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的共识,开展“三企入桂”行动,产业发展经受住了巨大冲击,规模总量稳步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1/3,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2/3。催生出一批新动能、新经济、新业态、新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取得明显成效,汽车自动变速箱、电池、智能终端、电声产品等关键零部件供应薄弱环节得到增强,涌现了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新产品,工程机械、内燃机产量排全国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螺蛳粉产业,成为柳州新品牌形象,五菱宏光mini连续排名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涌现出了柳工轮式装载机等“单项冠军”产品和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空调、冰箱等智能家电“广西制造”实现零的突破。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十三五”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6%。
实践证明,只有产业振兴发展,才能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取得新优势,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中求进,在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壮大市场主体,吸引更多新的市场主体;只有新的市场主体源源不断地注入,才能创造新的市场活力,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的营商环境明显持续改善。2018-2020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为期3年的优化营商环境“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总目标基本实现。2020年,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据第三方评估参照世界银行标准的结果显示,广西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由2018年居全国末端攀升至国内中游,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缴纳税费、办理破产等多项重点指标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市场主体是营商环境的直接感知者,对营商环境最为敏感。三年来,广西新增市场主体逐年增加。2018-2020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207万户,同比增长52.6%,其中2020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89.32万户,同比增长47.78%,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全区开办企业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6个事项,外商企业营业执照申领0.5个工作日办结,新设企业免费赠送1套4枚印章,材料从18.9份压缩到1套5份,企业开办基本实现“零费用”。自2018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会同13个部门,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开办攻坚突破行动,通过开设线下“企业开办专区”、线上“网上服务专区”两个专区,实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时间、增加同步办理事项的“四减一增”,大幅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当然,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便民化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有更好的营商环境,才有更好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区产业振兴,才会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