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议政建言 > 理论研究 > 正文

发挥地方政协优势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新作为

2020-01-07 08:48:00 作者:黎 丽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发挥地方政协优势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新作为

□黎 丽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人民政协按照自身职责定位、履行好职能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发挥地方政协优势,在基层治理中彰显新作为,成为市县政协组织必须回答好落实好的时代课题。近期笔者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如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功能优势,搭建平台,促进有序政治参与

 

  基层治理是多主体治理,需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各界的一座桥梁,恰恰能够为其提供多元参与主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市、县政协在我国四级政协组织体系中属地方政协,它处在最基层,最靠近群众、也最了解现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既是参与者、又是实践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坚持重心下移,搭建更多开放、更多务实的协商平台,让各界群众和政协委员一起调研、交流、对话、商议、互动,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更多机会。在协商内容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社会治理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会议,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对待问题、合理表达诉求。在协商方式上,结合政协的性质和工作特点,探索传统履职方式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融合,通过“会场+现场”“固定+移动”等方式,推动协商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以履职手段的现代化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协商对象上,在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及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协商的基础上,根据社会治理相关议题特点,积极邀请有关群众代表参与协商、列席协商,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调查更深入、研究更透彻。在协商程序上,把协商互动列为必要环节,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使党委、政府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近年来,河池市、县(区)政协精心选择群众普遍关注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课题开展视察调研,在开展扶贫产业发展、易地移民安置、义均教育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等议题协商中,适当增加了协商群众代表人数,使调研视察成果更能体现民意,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有关部门采纳和落实,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凝聚了最大正能量。

 

  二、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畅通渠道,推进民生改善

 

  地方政协具有渠道畅通的优势,每个政协委员都联系着一部分群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了解民情、体察民意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政协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紧紧抓住群众最现实、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民生福祉问题,运用会议座谈、调研视察、联系走访等形式,开诚布公地听取群众意见,并综合分析研究后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群众呼声,畅通下情上达渠道,推进民生改善。同时,政协委员可以通过自身工作,将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相关决策及时、准确地向各界群众转达解释,实现上情下达,形成一致共识,在社会治理中凝聚社会力量和群众智慧,使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阶段,河池市政协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会同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联合发出倡议,组织市、县两级政协组织和委员深入贫困村开展深度调研,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了解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反映他们最迫切的诉求,找准影响贫困村脱贫摘帽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向党委、政府反映并提出意见建议,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和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充分发挥界别组织的结构优势,增进团结,促进和谐稳定

 

  界别是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基础,是政协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显著的特色。政协组织多元化构成和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两者高度契合,使人民政协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彰显独特的优势与价值。一方面,人民政协由界别构成,有利于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社会治理,及时化解社会隔阂,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另一方面,各界别组织吸纳的政协委员都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精英人才,对于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和较为专业的判断能力,能够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助力解决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同时,人民政协组织中各界别委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有利于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真实地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2016年以来,河池市政协立足于河池是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这一最大的市情,充分发挥界别专业性、集群性强的优势,组织市、县两级政协各界别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村,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医卫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法律援助等形式,助推贫困村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甩掉贫困帽子,用实际行动服务大局,惠及民生,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优势,健全制度,提高民主监督力度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之一,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在治国理政中具有界别优势、党派优势、群众优势和上达党政、下连各界、位置超脱的特点,在监督政府开展社会治理活动中可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观察分析问题,在充分调研和协商的基础上,不受利益羁绊地提出意见建议,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有利于增强社会治理成效。因此,针对当前基层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地方政协应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社情民意信息监督、特约监督员监督以及其他形式监督,健全知情明政、协商落实、办理反馈、权益保障机制,规范确立监督议题、组织监督活动、形成报送监督意见、办理监督意见等工作程序,全面提升政协民主监督水平和效果,更好地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五、充分发挥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优势,积极作为,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地方政协在基层协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政协组织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增强和壮大协商力量,形成协商大格局,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的形成,共同促进基层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河池市政协积极探索在乡镇(街道)建立政协工作联络站,在社区成立委员联络室等方式,推进政协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并以此作为衔接基层协商的重要平台,为地方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累了新经验。实践证明,建立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和社区委员联络室,有利于与基层组织和各种协会团体就共同议题联合开展协商议政,解决政协履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有利于畅通各级政协委员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开展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有利于解决住乡镇(街道)政协委员相对分散、工作力量不足等问题,便于各级政协委员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履行建言资政职能,最大限度地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汇聚力量的工作。

 

  (作者系河池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