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返乡调研法
□ 唐司健
为动员和引导农村返乡人员留乡就地创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已连续多年在区直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开展返乡调研工作。作为此项工作连续4年的参与者,从最初参与的成功者,到后来成功的参与者,感触很深、体会很多。笔者认为,返乡调研报告要想出新出彩,“一”字工作法不可少。
坚持三个“一”定题,增强针对性。虽然每年年终岁末都下发返乡调研工作通知,但是围绕“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主题始终没有变,自由发挥空间比较大,提前谋划敲定主题是完全可行和十分必要的。如何定题?首先,接一接上头。平时要多关注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确保选题不走向不跑偏。其次,联一联下头。要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加强与基层群众的沟通交流,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确保选题对路对味。第三,照一照里头。在充分考虑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所选题目还要认真考虑自己是否熟悉、在行,只有三头一碰,才能确保题新、题准、题实。
落实四个“一”取材,增强全面性。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调研题目确定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素材。如何取材?首先,访一访群众。充分利用春节或其他各种返乡机会,实打实地走下去、走进去、沉下去,现场了解情况、解剖麻雀。其次,问一问行家。充分利用自己的关系、背景和人脉资源,从党委、政府研究部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乡镇党委、政府等收集相关资料。再次,想一想自己。绝大多数同志都有过基层工作经历,通过用心回顾,总能或多或少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第四,找一找资料。借助网络、书籍、会议材料等载体,搜集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数据、事例、经验、做法等,以启发思维、激发灵感。
依靠五个“一”成稿,增强实效性。素材掌握越全面、越详实,组织文字就越容易。如何成稿?首先,拢一拢材料。对收集的素材,看是否真实、典型、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收集事例和数字,看是否准确翔实,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归类,决定去留。其次,拟一拟提纲。根据梳理素材,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不厌其烦、反复推敲、提炼观点,力争拟出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实际管用的写作提纲。再次,写一写初稿。文章之道,讲究一快一慢。快,就是起草初稿一气呵成,速度要快;慢,就是初稿完成后,改稿速度要慢,要反复对材料进行修改,直到黔驴技穷。第四,碰一碰观点。对于自认为比较成熟的报告,要敢于请人挑刺、找茬,诚恳接受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第五,压一压篇幅。报告宜短不宜长,不要穿靴戴帽、拖泥带水,对于可要可不要的内容要“忍痛割爱”地删、减,力求短小精悍、简明扼要,意尽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