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论:推进广西边海经济带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黄文论
“十三五”期间,在沿海开发、海洋强国、“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效应影响下,广西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近几年来“向海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但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及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存在着产业空间发展深度和高度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此,建议:
一、强化功能定位,加强统筹实施
自治层面在统揽边海经济顶层设计上,依据全区各地市(比如试验区、自贸物流综合保税区等)做好功能定位及分工协作,使我区各地市形成合力加快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如百色市可依托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紧紧抓住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带建设进程,打造试验区升级版。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沿海、沿边各地市要围绕各自的优势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基地建设进程,拓展海洋产业、边境贸易发展,促进其尽快形成空间链、供需链、企业链、价值链之间相互对接均衡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进行向海产业合作,形成海洋产业聚集区,发展向海高科技产业。加强边海旅游业合作,构建边海旅游圈。
三、推进向海经济区域合作与海陆(边)一体化
加强向海产业区域发展合作,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实现区域合理分工。加强海陆一体化规划发展,根据向海产业发展延伸以及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制定统一的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四、完善基础设施,畅通流动途径
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牵引,打通东中西铁路、公路和江海连通关键节点,形成陆海空一体交通网。建立健全高效稳定的港口合作机制,完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四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一带一路”信息港,为向海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信息支持。
五、加快发展边海生产性服务业
建设边海服务业聚集区,形成信息化、高端化、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促进金融、咨询、经纪、技术等航运要素集聚发展。如在拓展边海管理服务业方面,完善海洋服务企业的规模和功能,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在“十四五”期应大力发展海事法律和仲裁、国际航运专业咨询、专业性海事中介、海洋文化创意等服务,提升其竞争力。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百色市招生考试院四级调研员, 百色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