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 正文

王 晟:关于加快打通广西畜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2022-01-27 08:32:00  来源:广西政协
【字体:

□ 王 晟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支撑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由于受到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多年以来在广西占据畜禽产品主要市场份额的各农贸市场仍然以传统活禽和“热鲜肉”消费模式为主,虽然近年来有不少企业积极投身到建设畜禽食品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终端冷链连锁等环节中来,却始终难以做大做强,出现优质畜禽品牌产品难卖、企业运营困难的窘境。造成畜禽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受阻,冷链肉食品产业发展缓慢,畜禽食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严重制约着广西消费者对于安全食品和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有:
 
  一是农贸市场普遍采取以活禽、热鲜肉交易为主,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活禽交易模式下,活禽来源复杂,且产销地区域跨度较大,各地方兽医主管部门检验检疫困难,食品安全追溯难度大,存在部分活禽未经检疫就进入市场销售可能。农贸市场活禽宰杀设备与环境卫生不佳,禽肉极易受到污染。另外,活禽在屠宰销售前受销售量限制,普遍在农贸市场内养殖1—3天,商贩给活禽投喂的食物存在安全隐患,活禽健康情况难以实时追踪。农贸市场内猪肉普遍采取“热鲜肉”交易,商贩为节约成本,使用摩托车、板车运送白条猪肉的情况普遍存在,运输过程中猪肉容易受到污染。“热鲜肉”在市场的案板上销售往往要数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猪肉没有冷藏保鲜极易变质、发臭。
 
  二是农贸市场建设地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市内小区周边,传统小时模式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大。活禽交易、“热鲜肉”交易模式下,农贸市场内家禽粪便、羽毛、唾液、下脚料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整个市场内充斥着难闻的气味。同时,因市场内的屠宰、分割设备设施陈旧,日常的消毒很难彻底,环境卫生条件差,给病菌和病毒提供滋生、传播的可能性加大。且各农贸市场多建于人口众多的居民区附近,人员流动密集,家易引发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事件。
 
  三是城市内现有冷链终端销售的网点少,畜禽冷链产品难以普及。虽然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主要城市的商超、社区生鲜超市数量正逐年增加,受新冠疫情影响生鲜电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畜禽冷链销售渠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消费者仍然以在农贸市场选购活禽和“热鲜肉”产品为主,畜禽冷链产品难以推广和普及。
 
  四是畜禽冷链食品缺少正面宣传,消费者对冷链销售畜禽产品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因缺少媒体正面宣传与科普,目前广西绝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什么是“热鲜肉”“冷鲜肉”“冻肉”,普遍认为经冷链配送至冷藏柜中销售的均为“冻肉”,是不太新鲜的产品。尤其是对禽肉,误以为是商家拿不太健康的家禽屠宰产品。
 
  为此,建议:
 
  一、出台畜禽肉类食品终端冷链销售政策
 
  自治区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尽快出台农贸市场畜禽肉类食品终端冷链销售政策,加快打通广西畜禽肉类食品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
 
  二、加大公共冷链仓储投入
 
  首先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主要城市设置定点畜禽肉类食品冷链白条集中批发市场,加大公共冷链仓储投入,推行冰鲜白条上市,待成功后再向全广西推广施行。
 
  三、加强正面宣传
 
  媒体加强对畜禽冷链食品进行正面宣传,科普冷链畜禽食品知识。借鉴柳州螺蛳粉的成功典型案例,以城市为单位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打造各具当地特色的畜禽食品品牌。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广西凤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短信服务

委员履职

委员提案

提案承办

社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