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贤良: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我区养老康养服务业
□ 姚贤良
广西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区之一,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但仍面临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养老服务业尚未建立统一协调的科学标准体系,目前仍以发布的养老服务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这与养老服务业对于标准化的实现需求严重不符;二是养老护理人才缺乏,由于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强度大,待遇低、上升渠道窄等原因,年轻人不愿从事该行业,目前主要来自农村或下岗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三是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养老机构场地预留、娱乐设施配备存在不足;四是社区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重数量,轻服务质量”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康养服务体系和配套政策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康养产业,建设民营及公建民营养老康养机构。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养老康养服务领域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引入社会力量入驻社区,逐步构建完善的养老康养服务网络。针对养老服务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加强配套保险措施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机构和老人家属的沟通信任。
二、加快提升养老康养机构专业水平
一是加大养老康养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培养和引进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具有执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养老机构要主动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防护,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三是在政策层面进一步整合资源。成立由卫健委、财政厅、人社局、民政厅、老龄工作委员会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制订发展规划,协调各部门关系,督促政策落实,对新建或者扩建的养护机构建设用地,实行更加灵活的土地支持政策。
三、加大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加强养老护理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统一标准对待,在资格认定、技术准入、职称评定等方面要一视同仁。将养老护理纳入正规职业教育系统,系统学习护理工作的基础知识、沟通技巧,上岗前要通过从初级到高级的资格考试,工资根据级别设置。二是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培训机制,逐步达到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的要求。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选择优质、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培训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三是利用我区高校资源实现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的有效补充,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设置养老服务专业,专业中增加关于社区养老的相关课程,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提高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
四、推动行业标准化,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
一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签订协议建立合同式服务关系,推行医养融合居家养老,发展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服务,不仅可以减轻家庭成员在照顾老年人方面的负担,还可以缓解养老机构和医院床位供给缺口问题,让老年人在家养老也能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对于大众化的养老服务。例如餐饮、休闲娱乐、医疗服务等,注重提升标准化服务品质,给予合理价格,满足更多老人尤其是低收入困难老人群体的需求。三是根据老人年龄、职业、家庭情况等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提升使用率,使社区养老服务切实发挥作用。
五、加强地区间合作
在国外一些地区的养老模式中,营利性养老机构和非营利性慈善基金会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议借鉴国外政策制定、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做法,由政府牵头,为相关医院牵线搭桥,开展相应试点,形成符合广西实际的、可推广的经验。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北京百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百色市工商联副主席(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