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达流: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推动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莫达流委员的发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追求规模、速度升级为追求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率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此,建议:
一、突出人才引领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核心和保障都在人才。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关键是要抓住人才这把“金钥匙”,让各方面优秀人才在企业改革创新、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和经营管理中攻坚克难、发挥作用。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区国有企业的短板弱项在人才方面表现还比较突出。一方面,高层次领军人才紧缺,比如,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共3235名(其中正高164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仅23名;另一方面重点领域产业人才缺口较大,比如,根据有关测算,今后5—10年我区冶金及有色金属、铝产业和石化产业等16个重点产业人才缺口达52万人。推动新时代我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应以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紧紧围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求,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更大力度引人才、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培养一批宏大的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突出冶金及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重点产业,面向海内外,积极引进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才俊。要健全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第一资源”,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努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要做好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领导干部要当好“后勤部长”,为他们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要广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职务: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