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改造提升乡村风貌 助推乡村振兴
改造提升乡村风貌 助推乡村振兴
——黄斌委员的发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我们立足“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已成为一项惠民工程,但在改造提升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改造目标上,失去特色;二是在改造的技术路线上,失去本色;三是在组织实施上,失去本性;四是在资金保障上,缺口大。
为此,建议:
一、在改造目标上,要突出塑造乡村风貌改造之“形”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改善农村山水林田路房环境,是风貌改造“塑形”的核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一是突出民族特色,全力推动全区重要交通沿线镇容村貌改造升级。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全区乡村民居建筑无根无魂问题。科学谋划交通沿线镇容村貌改造升级工作,以重要交通沿线村庄整治为中心,特别是提炼壮族、瑶族、苗族、仡佬族、汉族等居民风格进行挖掘,牢牢把握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结合与发展作为文化传承,把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木栏杆、石墙裙、民族图腾、铜鼓、斗笠、蓑衣等民族元素融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整治改造长度大、形貌崭新、富有特色、感观效果好的高水准交通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二是要吸取过去乡村风貌低水平、简单式改造的教训,解决一年改、两年旧、三年坏、四年就淘汰、费钱不见效问题。按照“一年大推动、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思路来推动工作。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全市高铁、高速沿线镇容村貌提升,用一年时间完成国道、省道沿线镇容村貌提升,再向乡村纵深、腹地推进实施;三是要加快完善农房管控制度,明确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农村建房全程管控,坚决打击违建乱建行为,做到疏堵结合,满足群众合理合法要求,确保农村房屋建设有序发展。
二、在改造内涵上,要铸牢乡村风貌改造之“魂”
一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执政的根基,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所以村级党组织要在乡村振兴中扮演好引领者、组织者、示范者和把关者角色。落实好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认真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做好明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各项准备工作,选好、管好驻村工作队伍,提升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水平,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二是加快构建“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美丽乡村要实现“绿水青山”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文明素养之美。强化村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是一个乡村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美丽乡村的基因和灵魂。要保护好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等。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乡村综合文化中心基本覆盖。开发利用好乡村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扶持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文旅和文创企业,支持开发农村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形成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和品牌。
三、在改造的组织保障上,要突出充盈乡村风貌改造之“实”
产业兴旺是带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必须通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形成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让农村真正充“实”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一是加快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以产业兴旺为首要目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持续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投入,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加快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点;三是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坚持做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不断优化品种,持续提高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质量安全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四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牢牢把握现代特色农业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用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推动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把优质农产品生产与旅游、文化、康养等结合起来,抓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农业潜力。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增强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职务:百色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