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军: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言志军委员的发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政策环境不完善,创业门槛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鼓励支持企业创业的政策尚缺乏相应有效的配套措施等等,而其中,融资难又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一是贷款额度满足难。由于企业能够提供的担保方式与银行机构担保要求存在矛盾以及部分行业的授信限制,多数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未能完全满足。
二是企业融资期限匹配难。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期限与企业对期限需求期限不匹配,贷款期限需求到期后不能保证续贷、续贷手续繁琐及过桥资金成本高。
三是信贷风险防控难。受不良贷款影响,在不良贷款追责日益严格情况下,各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趋于谨慎并给予较高的风险溢价。
为此,建议:
一、企业自身方面
一是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和改进企业运营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建设企业诚信文化,提升企业信誉;通过股份制改造、出售、兼并、重组、联营、合资等有效途径,不断改革、寻求生存发展之道。
二是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偿债能力。建立以实现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为核心的企业目标,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我积累意识,为扩大企业规模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信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企业信用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约束机制,严格审批高风险交易事项等。
二、金融机构方面
一是结合资金供给模式,改进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应明确自己的职责,根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及时改革传统的以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一系列制度办法。
二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改变现有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状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决策咨询服务,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当好民营企业的理财参谋。
三是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这种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拥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有助于解决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是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信用保证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国外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基金主要有三类:一是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如日本有52个信贷担保公司;二是特定用途的基金,如意大利的“技术创新滚动基金”,用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小企业互助资金,如日本的小企业“自有钱柜”,入会企业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从那里得到无息贷款,且不需抵押和担保。我们可以借鉴各国成熟经验,依据《担保法》等国家法律积极大胆地进行试点,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
三、国家政府方面
一是改善融资环境,建立发展民营企业长期、系统的战略与规划。对民营企业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各方面的政策优待。也可设立统一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把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资金和基金捆绑在一起实行专款专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立法,规范金融活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在财税政策上,国家要在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赋税的基础上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优惠力度,改革对独资、合伙企业既征收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其次,进一步取消对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限制,取消民营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交纳培养费的规定,解决民营企业人员的户口、职称评定、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将民营企业中的部分高科技企业纳入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各项计划。
作者职务:崇左市工商联副主席(兼),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广西总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