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 正文

民建广西区委:大力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 推进我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1-01-21 09:36:00 作者:民建广西区委 来源: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秘书处
【字体:

大力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  推进我区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民建广西区委的发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各种高大上的建筑和设施拔地而起。2019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5407.31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区GDP的8.6%,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推进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政策相对滞后,缺乏系统性的配套措施,推动实施的力度不足。2018年南宁市出让的几个房开地块捆绑了装配率,有力助推了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的投资建设。2019年的土地拍卖没有再要求装配率,而新建的生产基地纷纷投产,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压价竞争无底线,对生产厂家乃至整个产业链伤害巨大。另外,各市相关政策支持反差很大,比如柳州的“三板体系”(指预制叠合楼板、内隔墙板和楼梯板)政策已实施一年多,而南宁直到2020年12月才转发自治区住建厅的文件。

 

  二是缺乏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标准化程度不高,上下游脱节,未形成完整的新业态体系。各种建设项目构件品种繁多,差异很大,即便同一项目,也要设计建造各种不同规格的构件,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成本。装配式建筑对于设计、制造、安装等上下游都是新课题,需要各自克服不同困难和问题。此外,基础、主体结构、外围护、装修、机电设备作为装配式建造的横向体系也尚未完善。

 

  三是各种要素资源匹配不到位,产业布局有待优化。沙、石等大宗原材料日趋短缺,未形成稳定的供应市场。中心城区白天货车禁行,普遍超大、超重的装配式构件更受严控,只能晚间送货到工地,效能偏低。兼通建筑业和制造业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管理人员,以及大量合格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严重匮乏,从业者总体素质不高,跟不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受制于以上因素,我区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起步阶段未达成预期的迭代优势和示范效应,市场化进程缓慢。

 

  为此,建议:

 

  一、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领装配式建筑向市场化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督促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二是划定强制实施装配式建筑的范围,在土地规划和拍卖条件中明确装配式建筑装配率指标;三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积极应用、有所创新的单位及项目给予金融扶持、税费减免、建设服务、荣誉表彰等支持和鼓励,打造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指标优于传统建筑的示范项目,组织业内及社会各界前来学习、交流,有效宣传推广装配式建筑,消除社会各界疑虑,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二、聚集政府、协会、科研院校、企业的力量,为我区建筑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一是攻关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难点和重点,编制主流产品、建造标准和规范;二是大力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全产业链应用,尤其是采用BIM正向设计,统领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的纵向体系和基础、主体结构、外围护、装修、机电设备的横向体系;三是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建筑的前沿技术和成功经验,促进交流与合作,鼓励创新创优,激发企业参与规范标准编制、专利工法申请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夯实核心竞争力基础。

 

  三、赋能企业,减轻负担,有效监管

 

  作为完整产品,每个出厂构件出具合格证即可,其它质量证明文件存生产厂家备查;每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构件生产环节,都要纳入该项目的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有效监管,重点监管质量与安全。

 

  四、优化产业布局,改善营商环境,完备要素资源

 

  一是从源头整治沙石料场,匹配合理化的产业布局开辟新料场、新渠道,净化沙石供应市场;二是根据构件运输的特点,提请交管部门针对超大、超重的货车,以及需白天经中心城区道路返回的空车赋予专项通行权利;三是一般工业用地要求容积率不小于1,而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厂房与堆场面积比为0.5—1,应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生产基地容积率适度降低。

 

  五、大力开发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

 

  实行各岗位、各层级人员的执业认证,通过市场化引导从业者与用人单位优选适配;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在各类院校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为社会及相关企业和机构持续输送专业人才;推动校企合作,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式的职业教育,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及工程实务方面的师资,校企联合开展课题、专利、工法等研发,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六、开拓装配式建筑产业新思路

 

  一是抢占产品与业务细分市场,发挥广西木材产能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装配式装修业务,以及量大面广的钢木结构农房、民宿,实现独栋小楼、集成装修“数字化、定制化、装配化、系统化”的商业模式。

 

  二是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安装等专用设备产业。依托柳州、玉林现有机械产业基础,积极布局装配式建筑机械装备产业,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装配式建筑机械装备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鼓励引导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向装配式建筑机械装备配套方向转型发展,研发生产装配式建筑机械装备关键零部件,走专业化、科技型发展道路。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装配式建筑机械设备企业落户我区,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短信服务

委员履职

委员提案

提案承办

社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