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 正文

鄢永库:关于加快我区“新基建”布局发展的建议

2021-01-21 09:35:00 作者:鄢永库 来源: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秘书处
【字体:

关于加快我区“新基建”布局发展的建议

——鄢永库委员的发言

 

  “新基建”是近期稳就业、稳投资等“六稳”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15年厚实产业基础、孕育科技创新、畅通经济循环、带动新消费、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更是为未来30年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创造发展新机遇、塑造发展新优势、赋予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数字广西”建设,掀起“五网”建设大会战,召开了广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全国上下争相布局“新基建”产业的激烈竞争下,我区“新基建”建设也面临着相关行业企业规模小、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要素优势少、支撑弱、发展慢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布局谋发展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产业联盟、智库等协同推进机制,高位推进、上下齐心、联动配合。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全区“一盘棋”,制定“新基建”发展“十四五”期间和到2035年期间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行动计划,实现区域化联动和差异化布局,明确各地市推进“新基建”建设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细化政策标准,研究出台推动“新基建”建设的标准规范、实施细则、建设指南等政策措施。

 

  二、突出核心领域,聚焦重点抓发展

 

  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主要版块,深化数字广西建设,点线结合提高数据网络运力,合理布局提高数据中心算力,注重创新提升数据系统脑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积极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强感知的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泛在互联、标识统一、动态控制、实时协同的智能感知体系,聚力构建全国领先兼具广西特色的“5G+”融合创新生态圈。

 

  三、加大三个投入,多元融资保发展

 

  一是大力争取国家产业资金支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渠道。调整新型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企业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价格,实施更大力度的投资税抵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等政策。

 

  二是引入社会资本。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和研发投入,实现“以公促私”;另一方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基础数据,降低准入门槛,提升企业孵化平台的作用,实现“全民参与”。

 

  三是拓展融资渠道。创建全新的基建投资机制,在“新基建”企业融资、贷款、并购、重组、上市、发债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金融扶持政策。

 

  四、完善两个模式,引才引智快发展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模式。成立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搭建“飞地智谷”,构建“没有围墙的科研院所”,缓解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创新区内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重点培养本土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转化模式。支持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解决“新基建”所涉及行业的众多“卡脖子”问题。

 

  五、推动两个合作,互利互惠共发展

 

  一是对外加强区域互补合作。一方面加强省际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取与广东省签署“新基建”合作协议,并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依托各自优势,跨省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广西面向东盟开发开放的门户优势,推动我区与东盟国家的数字经济深入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数字丝绸之路。

 

  二是对内鼓励跨界融合发展。一方面推动数据融合,规范数据标准、完善安全策略、打破数据壁垒、跨越协同鸿沟,构建起强大的数据支撑体系;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融合,打造“新基建+”生态体系,驱动各行业实现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发展,充分发挥出“新基建”的乘数效应,使“人人互联”向“人机互联”迈进,进而实现“万物互联”。

 

  作者职务:民革百色市委主委,百色市科技局副局长


短信服务

委员履职

委员提案

提案承办

社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