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江:创新“112”党建工作法 推动新时代政协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112”党建工作法
推动新时代政协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共政协玉林市委员会党组
玉林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梁伟江
玉林市政协就政协党的建设“怎么建、建什么”的问题,探索出了“112”工作法(即:明确一个目标、搭建一个平台、探索两个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明确一个目标,找准党建工作的“出发点”。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协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委员在履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切实提高闭会期间委员履职活动的组织化水平,推动政协委员履职常态化、规范化,这既是目标,也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出台《玉林市政协关于建立“党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的制度(试行)》,将全体党员委员纳入双重组织管理。建立党员委员活动小组,由党员委员活动小组组织开展履职活动。
二、搭建一个平台,抓好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在建设委员活动小组的实践中,提出了“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有记录、有成效”“可操作、可持续、可复制”的“六有三可”目标,委员活动小组活动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
三、探索两个模式,把握党建工作的“聚焦点”。坚持党建工作与提质增效“双轮驱动”,聚焦党建推进双融合、双促进,摸索出了“陆川模式”和“玉州模式。“陆川模式”的做法是,通过在界别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派驻党建指导组等方式,组织界别委员开展履职活动。“玉州模式”的做法是,坚持政协党建与党委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与写好“委员作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