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农”都“新”起来

2021-03-01 09:18:00 作者:王西冀 来源:广西政协
【字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于国家扶贫重点县和农业县的田东县来说,更是一个挑战,一种考验。因为我们是在部分农民尚未完全脱贫的情况下迎来奔向小康的机遇,在城镇化率还不高的情况下迎来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如何在贫困与小康、城镇与农村中找到一条新农村建设之路?我们认为,无论是目的和标准,还是方式和手段,建设新农村都是让农民像市民一样生活,让农村像城市一样美好,让农业像工业一样生产。
 
  让农民像市民一样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不仅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穿上新衣服,而是使他们能够成为21世纪的新农民,成为像市民一样生活的人群。从这一点出发,就要着眼于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让农民也能获得像市民一样便利、安全、高效、多样、齐全的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和基础设施,就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通信信息、连锁超市网络和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也像市民一样享受到医疗、保险、住房、子女教育、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使转移就业农民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安居乐业的市民。一句话,要让公共服务的阳光照耀到新时代的农民身上。
 
  除了公共服务等“硬”件之外,要使农民像市民一样生活,更重要的是使农民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是新农村建设之魂。这既要以农村民主政治和法治环境为基础,也要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只有这样,农民才会真正“新”起来。
 
  让农村像城市一样美好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又离不开新村建设。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因此,推进小城镇建设向农村拓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点工作。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功能,扶持服务业发展,提升农村人气、商气,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带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为了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田东县通过推行“四清五改六通七有”来提升新村建设,即清垃圾、清污泥、清障碍、清柴垛,改水、改圈、改厕、改厨、改房,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通宽带网,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科学文化中心、有娱乐活动场所、有医疗室、有计生服务室、有小学(幼儿园)和农民培训基地。
 
  让农村“美”起来,除了建新村,还要畅物流。要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引导、鼓励超市进农村,农资进超市,实现产品连锁经营,物流统一配送。通过发展农村物流,加快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互动流通,实现工农的有效对接。只有物流业在农村充分发展,农民才会享受到城市一样的商业服务。
 
  让农业像工业一样生产
 
  使农民“新”起来,重要的是帮农民挣钱。要挣钱,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行,必须在农业发展中导入和借鉴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依托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按照“规范、规划、标准、品牌、规模、效益”的总体要求,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投资、产业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管理的工业模式的农业发展格局。
 
  长期以来,我们农业生产缺少的正是工业企业那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联为一体,把效益理念、市场营销理念、标准生产理念等现代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都能“富”起来。
 
  总之,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化和拓展,是推动城乡共同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可以预料,在新目标的激励下,一定会出现新农村建设高潮,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2005年12月)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厅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