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的壮文郞

2020-07-09 08:13:00 作者:李华毅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进京赶考”的壮文郞

——记李炳群的壮语文情怀

 

  “在北京为全国两会做壮文翻译,主要是配合翻译组把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民法典等大会主要文件翻译成壮文。这对我来说是一次‘进京赶考’,也是一段非常难忘和宝贵的工作经历。”谈到这次特殊的翻译任务,李炳群掩饰不住自豪。

 

  在民族语言文字逐渐“遇冷”的当今,有一群厚植于乡土情怀、心系民族语文事业发展的人默默耕耘,用他们的才华,为这个时代写下不凡的注脚,让民族语言文字不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南宁市武鸣区融媒体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炳群就是其中一员。

 

  李炳群从事壮语文研究已经30多年,译制配音影视剧,打造壮语电视节目,参与壮语文翻译、出版、古籍整理,开展壮语文研究……他通过不断创新使用推广形式,让壮语文在壮乡武鸣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和运用。

 

  深耕乡土

  用“乡音”写下不俗印记

 

  “全国两会主要文件是政治文章,以书面语为主,广泛使用专有名词和术语,用词准确规范,简洁明了,比翻译其他文章更有难度。因保密工作需要,手机上交封存,驻地宽带网络也被关掉,工作中只有电脑和工具书,翻译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大,经常为一个词的准确翻译要搜肠刮肚,几个人反复推敲,翻译工作紧张而忙碌,加班、熬夜成了常态。但一想到赴京参加这个工作,也是对我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一个肯定,更是一次考验,所以,我每天累并快乐着。”一说起壮文,李炳群总是充满激情。

 

  就是这样一股激情,30多年来,身为壮族人、讲着壮话的他在武鸣壮乡深耕壮语文事业。

 

  1981年9月,李炳群高中毕业后进入广西壮文学校壮文群师培训班学习,结业后在武鸣县(现武鸣区)壮文学校任教员,后来在武鸣县壮文办任壮文推行工作联络员。壮语文承载的深厚壮族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深深感染、鼓舞着他。多年来,他先后在武鸣县广播电视局、武鸣县新闻信息中心、武鸣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担任过副局长、副主任、台长,不管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工作有多忙,他始终对壮语文事业情有独钟,默默奉献。

 

  2007年,李炳群应邀参加录制为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制作的《壮语900句》情景剧表演;在广西电视台译制的43集电视剧《水浒传》(壮语版)中担任配音演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3年12月,他顺利通过自治区民语委组织的壮语文水平考试(高级)并获证书。

 

  2016年底,广西电视台邀请他参与广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三月三工程”电视优秀作品壮语译制项目,负责担任8集壮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百鸟衣》(壮语标准音版)的剧本翻译和配音组织工作。《百鸟衣》在广西壮族民间广为流传,为使这部剧翻译准确生动、有浓厚地道的“壮味”,他多次走访专家和壮族老人,深入了解《百鸟衣》的故事背景,准确传神地翻译剧中各种动物名称和对话,为全剧译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还在剧中为壮族土司依德配音。依德这个角色性格喜怒无常、贪婪无度,配音难度相当大。在配音过程中,他认真揣摩人物性格,出色地完成了这个“男一号”的配音任务。

 

  2017年,李炳群应邀为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翻译,并负责为剧中角色指导员李云鹏配音。他翻译的剧本和角色配音深受观众欢迎和好评。

 

  敢为人先

  精心打造壮语电视节目

 

  武鸣是壮族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武鸣城区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延续了30多年,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从事壮语文推广和研究工作多年的李炳群,深感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打造特色壮族文化精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2年10月,时任武鸣广播电视台台长的他,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正式开播壮语电视节目《壮乡新闻》和《教你讲壮语》,在广西县级广播电视机构中起到了引领和榜样作用。其中的《壮乡新闻·政策解读》,从群众关注的政策法规入手,使用壮语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宣传,很受群众欢迎。节目开播后,自治区民委、民语委重点支持该台的壮语广播电视节目译制播放工作。

 

  以此为契机,他在办好《壮乡新闻》的基础上,于2013年11月9日推出以展现壮族民族风情、弘扬壮族文化为主旨的《壮乡风情》栏目。该栏目每周一期,节目全部采用壮语现场采访和解说,通过实景、访谈、展示历史文物和图片等方式,追溯壮民族发展脉络,对武鸣壮族礼仪、婚嫁、宗教、节日等涉及壮乡人民的衣食住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景区风光等进行深度挖掘,展现壮族民风民俗,表现壮族文化在我国民族团结和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影响力,展望壮文化和壮民族发展的前景。节目播出后,激起了广大观众的收看热情,其中《壮乡鸿儒刘定逌》获2016年度广西广播电视奖电视栏目类三等奖。该台开办的《壮乡新闻》《教你讲壮语》《壮乡风情》《壮语讲故事》《壮乡文艺》5个壮语电视栏目,在全区县级广播电视机构中独领风骚。

 

  文化传承

  不辱使命勇于担当

 

  李炳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维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作为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学会常务理事,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各种形式为传播、推广壮语文献计献策。

 

  2016年,他应邀参加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民族广播分论坛,就壮语广播的传播策略作了专题发言;2017年12月,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他的论文《试论壮语广播电视新闻翻译》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武鸣是歌海的中心,爱情、婚嫁、祝寿、行孝等传统山歌在民间经久不衰。为搜集整理流失在民间的传统山歌,保护和传承武鸣传统山歌文化,2017年起,武鸣区政协组织编纂《武鸣传统山歌集》。作为武鸣区政协文史组成员之一的李炳群,主动承担了该书古壮字的搜集整理和壮文翻译工作。在2017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中,他主动承担武鸣区13000多个地名的壮文翻译工作。多年来,他经常义务帮助一些单位和个人翻译壮文横额标语和牌匾等,为推动壮语文社会应用尽心尽力。

 

  言传身教

  让民语节目焕发生机

 

  近年来,广西民族语广播影视译制播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存在着译制播出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观看需求。李炳群除了撰写和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之外,还着手准备编写一本壮语时政常用语翻译手册,帮助壮语广播电视新闻翻译者解决在翻译中遇到的难题。

 

  这些年来,李炳群辛勤耕耘,逐梦前行,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他自己或与同事一起合作的新闻作品有近百篇获广西新闻奖、广西广播电视奖、南宁市广播电视奖、南宁市“五象工程奖”新闻奖;他独立撰写的多篇业务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办好县级壮语广播电视之我见》于2016年9月获全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节目优秀论文奖。他先后获南宁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先进个人、武鸣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7年11月,国务院颁布《壮文方案》60周年之际,他被评为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工作先进个人。

 

  李炳群,这位壮家壮文郞又应邀参加了全国两会,做壮文翻译,承担这个特殊又光荣的工作。□ 李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