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
——以环江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为例
□ 朱 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的协同配合,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这为深化和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协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为抓手,大力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深度融合,在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难点
一是主体的协商意识不强。在环江一些边远山区,部分农村群众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导致思想不一致、行动不统一。比如,驯乐苗族乡福寿社区急需修建污水处理池处理生活污水,但因为选址和赔偿等问题群众意见难以统一,导致项目难以立项。直到2024年在政协委员的组织下,召集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群众代表进行协商才解决问题。
二是协商的议事形式单一。目前,“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的协商以会议形式为主,基层群众随时会因农忙、外出务工等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而出现不能及时面对面协商的情况。例如,大才乡新坡村平治屯在开展建设标准化蚕房基地协商议事活动时,正值蚕桑产业农忙时期,出现协商未果的情况。直到今年5月,该屯村民在政协委员组织下,通过协商议事才最终达成建设协议。
二、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思路
(一)着力增强协商意识
群众既是基层协商的参与者,也是基层协商的受益者,必须激发基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基层协商积极性。比如,在“有事好商量”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有威望的乡贤、有素质的能人、有魄力的青年等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纵向引导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协商之中。同时,县级各部门与乡镇(街道)、村(社区)之间应深化横向联动,普及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识,提高群众的各方面素质,进而提升基层协商质量。
(二)拓宽议题获取途径
一是聚焦党政中心工作的大事、改革发展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注重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开展协商。
二是引导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在着力为民办实事的同时,积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调研走访、直接对话、会议酝酿等形式筛选议题。
三是向乡村一线公开征集选题,依托政协联络工作站、“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设立议题投稿信箱,及时、准确地了解辖区群众诉求和建议,从中找准议题。
(三)发展多元协商
协商内容决定协商形式,协商形式服务于协商内容。应坚持“无调研不协商”原则,把握调研重点,并根据协商内容,运用会议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多种形式,采取“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等模式,通过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协商平台,让基层协商活起来,与政协协商联起来。对于一些临时性工作安排、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以采取沟通协商的形式开展,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时短效高。例如,大才乡平治屯“三微”(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改造项目,属于临时性工作安排,群众代表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以网络协商和沟通协商的方式进行研究讨论、达成共识,“三微”改造如期推进。
三、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党的领导,建强组织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人民政协工作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和党员委员的重要作用,在搭平台、选议题、见成效、做评估等方面做足功课,协助党委政府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驯乐苗族乡以“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协商议事、群众共治模式针对“三清三拆”问题开展专项协商工作,与村民协商达成“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垃圾处理模式,拆除违规广告牌25块,腾退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显著。
(二)推进平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工作实践中,县政协通过搭建平台、明确主体、甄选议题、规范程序、落实成果等环节,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打造成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一方面,“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秉持“一室多用”原则,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整合资源,灵活确定协商场所,构建起覆盖乡、村、屯的多层级协商平台,破解“在哪协商”难题。
另一方面,坚持协商主体“多元化”,协商人员涵盖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村屯干部和政府部门同志,解决好“谁来协商”的问题。涉及专业问题,则用好委员专业优势和影响力,议专业的题、干专业的事、提专业的建议,把政协的人才优势最大程度释放出来。
此外,围绕“协商什么”“如何协商”“成果转化”等问题,做好做足议题精选、规范程序、落实成果的大文章,确保协商结果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三)深化协商评估,提升协商质效
县政协适时对本区域已开展的协商活动进行评估,深化评估结果转化运用,推动协商质量提升。每次开展议事活动时通报上一次协商议事成果落实情况,通过党政点评、委员评议、群众评价和组织者评析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确保协商成果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作者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