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闭环机制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提升基层政协履职质效的思路探索
构建闭环机制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
——提升基层政协履职质效的思路探索
□ 苏绍坤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妥善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内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这一重要论述,为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当前,基层政协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普遍存在报送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缺失、重答复轻落实、意见建议转化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因此,有效推动协商成果转化、提高履职质效,是基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紧扣中心大局,精准谋划协商议题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精心谋划协商议题是基础,应着力在优化源头选题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协商议题从党政中心工作中来”。组织委员认真研读党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领会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重要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从中找准协商切入点、结合点,列出年度重点协商方向,经党委批准后,形成年度协商计划。
二是坚持“协商议题从群众需求和关切中来”。协商议题要聚焦群众需求和关切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年度协商议题,多渠道反映群众的诉求和期盼,把“小切口”做成“大文章”。
二、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和解决路径
调查研究是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前提,应着力在深入调查研究上下功夫。
一是调研意识要强化。调查研究不深则建言不实,成果转化便成空谈。要坚决贯彻“无调研不建言”的工作要求,把调研作为协商建言的重头戏,做到没有经过广泛调查的报告不写,没有经过深入研究的建议不提。
二是调研方案要实要细。围绕“现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建议是什么”的调研路线图,把调研方案做细做实。
三是调研过程要深要全。根据调研课题需要,邀请相关部门介绍情况,尽可能多地掌握现实情况,使调研的问题更集中、认识更深入、思路更清晰。同时,深入开展实地走访、座谈汇报、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真正把情况摸清吃透。对一些涉及上一级层面或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议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参与调研协商、同题共答。
三、深化多元协商,精准提炼协商成果
精准提炼协商成果是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关键环节,应着力在协商过程与成果提炼结合上下功夫。
(一)协商要“广”,激活主体与搭建平台
基层政协委员生活、工作在群众中,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关切,事关群众的事,他们最有发言权。要围绕协商主题,积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认真组织委员提、议、评,鼓励把意见建议说准、说实、说透。
作为委员与群众协商交流,察民意、听民声、汇民智的重要平台,委员工作站、协商议事厅等要积极面向街道、社区、乡村和企业多形式建立协商平台,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同时,按照界别特点,就近安排委员进站履职,紧扣基层治理“琐事”和群众关切“小事”,与群众开展面对面协商,力争一次协商促成一件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离自己很近”。
(二)提炼要“精”,聚焦建议可行与突出实效
初步协商成果形成后,应及时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解剖“麻雀”,集思广益、研究确定调研成果构架和核心内容,提炼精准可行的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主动与涉及部门沟通协商,明确哪些意见建议是可行的、哪些暂不具备条件,多做可行性论证。此外,可利用数字化平台整理协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为成果提炼提供数据支撑。
(三)成果输出要“畅”,健全协商成果报送机制
在严格把关协商成果的基础上,及时以协商专报、社情民意信息专报等形式,报送党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为成果转化提供前期保障。
四、构建闭环监督体系,压实成果转化责任
民主监督是基层政协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重要抓手,应着力在构建全链条民主监督体系上下功夫。
一是事前明确监督清单。紧扣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目标任务,制定清晰的监督清单,明确监督对象、内容、时限和责任主体,将民主监督寓于会议协商、调研视察、提案办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之中。
二是事中跟踪督办问效。主动跟踪专报去向,建立协商成果落实及时反馈机制。密切与党委、政府办公室沟通协调,对协商成果中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办理的事项,紧盯不放,跟踪、督促落实到位。
三是事后评议考核闭环。建立激励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党委、政府将政协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列入党委、政府督考事项,促使有关部门认真吸纳并落实协商意见。积极利用数字化平台跟踪协商成果转化全流程进度,实现监督过程的可视化、高效化,提升监督精准度。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及时召开知情明政通报会,邀请党委、政府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通报协商成果落实情况,形成履职成果转化闭环。
(作者系桂林市秀峰区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