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行李箱里的“国是民生”

2023-03-07 08:03:00 作者:黄富强 覃文宇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盛世阳春逢盛会,带上“特产”到北京。每年的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的行李箱总能被格外关注。行李箱里的新物件,或镌刻着时代记忆,或记录着百姓福祉,或讲述着发展变迁,背后是一个个精彩生动的履职故事。尽管行李箱里携带的物品每年都有变化,但不变的是委员们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和情怀。
 
  共赴春天之约,今年住桂全国政协委员的行李箱装了哪些新物件?又包含哪些“国是民生”?让我们从这些物件里聆听委员讲述的背后故事。
 
  一件“国际”锦  拓宽致富路
 
  “我带了一件特别的织锦作品上会,这是广西壮锦与老挝织锦融合碰撞形成的新产品,也是中国与老挝友好交流合作的见证。”当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从行李箱中取出一件精美的织锦上衣展示时,大家的视线都被吸引了。
 
  这件样式独特、别具风情的衣服既有老挝元素,例如寓意福禄延绵不绝的菱形;又有广西壮锦元素,例如代表多子多福的蛙纹、代表年年有余的鱼纹;还有中老双方共有的吉庆元素,比如代表荣华富贵的花朵,寓意生机活力的树木……各种元素巧妙搭配、有机结合,让这件上衣成了一件寓意深远、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据韦朝晖委员介绍,前些年,广西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在中越边境的龙州县金龙镇打造“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民族妇女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每天织锦2—4小时,每年每人新增收入超过1万元。“这是壮锦文化传承利用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广西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在东盟国家中引起了关注、激发了兴趣。”
 
  后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壮锦被纳入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于2020年率先在老挝万象市桑通县版索村和琅勃拉邦市象龙村实施。项目组在当地农村建起了手工作坊,组织当地妇女建立织布小组,共同学习织锦技艺,研究开发新产品,织布小组负责商标注册、宣传、统一展示展销等。通过这一项目,老挝这两个村的织娘当年人均年纯收入就达到1104美元。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提出共建‘五大家园’,其中在共建友好家园中提出要继续推进妇女交流。”韦朝晖委员表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希望通过展示这件织锦上衣,讲述中老两国友好交流合作故事,呼吁国家层面继续支持广西和东盟国家的织绣合作,持续拓展双方农村妇女创业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织锦搭建起中国—东盟妇女友好、民心相通的桥梁,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多情感认同。
 
  一把独弦琴  传递好声音
 
  左手操控摇杆,右手轻拨琴弦,随着推拉控杆改变琴弦张力,悠扬的旋律从仅有一根弦的独弦琴中流泻而出。
 
  “一日练琴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今年全国两会,住桂全国政协委员、东兴京族博物馆馆长苏海珍带着心爱的独弦琴来到北京。除了利用每天开会的闲暇时间坚持练琴外,她也希望有机会在参会的委员们面前展示这款京族文化瑰宝,让更多人听到独弦琴的动人琴音、了解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地处中越边境的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河之隔。作为跨境同源民族,中国的京族和越南主体民族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每年京族‘哈节’和越南芒街的‘哈节’,两地民间人士都要带着独弦琴互访庆祝,切磋琴技、交流情谊。”苏海珍告诉记者,回首京族独弦琴的发展历程,它从一门小众的乐器一步步登上央视和国际舞台,被更多人所了解,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与这十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又强调,‘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苏海珍表示,作为独弦琴艺术的非遗传承人,她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传承好独弦琴这门艺术,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一条蚕丝巾  破“茧”待蝶变
 
  “我准备自己‘披挂上阵’,给河池丝绸‘带货’,用好两会机会推介家乡。” 打开行李箱,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河池市商务局局长欧彦伶将一条光滑柔软的丝巾,熟练地挽在脖子上。
 
  从推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山泉水,到米香型白酒,再到毛葡萄酒水饮料,多年来,欧彦伶委员一直致力于当好“宣传员”角色,充分利用全国政协提供的舞台,推介广西的名特优产品。在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她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任职,每到全国两会,都积极利用“委员通道”、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渠道,大力推荐罗城名优特产和各类资源优势。去年4月,调任河池市商务局工作后,欧彦伶委员把履职视线投向更大的空间。
 
  “茧桑产业既是广西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现代富民产业,更是绿色发展产业,在服务于广西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具有重要作用。”欧彦伶委员调研发现,广西河池现有桑园面积95万亩,连续多年位居全国设区市第一,蚕茧产量达16万吨。近年来,河池着力推动桑蚕茧丝绸产业与文旅项目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丝绸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项目,同时积极开发桑蚕茧丝绸文化旅游产品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但截至目前,产量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产品优势,规模优势也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产业链条仍然停留在真丝原料生产及半成品加工环节。
 
  “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已经成为广西在巩固‘东丝西进’成果和加快‘东绸西移’进程中进一步承接东部丝绸加工产业转移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今年她精心准备了河池蚕丝巾和几枚蚕茧上会,希望能在两会中为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寻找延链补链机遇,推动广西桑蚕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以更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出更大作为。□ 黄富强  覃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