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让非遗在新时代闪耀新光彩

2023-01-12 07:22:00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嘉 宾
 
  蒋道明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北海市委主委
 
  马丹葵 自治区政协委员、河池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陈 舸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盟广西区委研究室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对如何推动广西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记者和多名委员进行了探讨。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记者: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蒋道明:要从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高度,明确县级及以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机构、职责、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让地方调查采风、研究整理、保护和开发运转起来,实现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传承有序。
 
  陈舸:应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支持和扶持功能,通过设立文创产业发展基金的形式,推动非遗文化与数字科技、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探索在短视频领域、电商直播领域、网络游戏领域发力,助推一批代表性文化创意企业成长壮大,做强做优,尽享“非接触经济”文化业态繁荣的利好。
 
  马丹葵: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现存传世铜鼓1458面,是铜鼓文化活态传承及其整体生态保持得最好的地区。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设立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资金,并将实验区非遗传承场馆项目纳入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予以统筹支持。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记者:如何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人才队伍建设?
 
  蒋道明:我调研发现,北海市现有44项非遗项目,只有26个项目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三婆信俗、门神绘画技艺、东海歌、西海歌等18个项目没有传承人,非遗传承处于“有教无学”的困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思想道德高尚、热爱非遗保护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队伍。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民企合作,依托大中专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等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委托培训,培养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
 
  马丹葵:广西可依托高校优势,成立铜鼓文化学院,建立专家智库,组织专家定期赴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调查研究,举办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征集课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理论研究成果,加大对实验区建设的智力支持。
 
  陈舸:立足农业和休闲农业相结合,各地可着力培训一批“新农人”,提升从业者职业素养,引导打造以非遗研学体验、农耕体验、农业休闲观光为主的“非遗产品”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乡村旅游业。
 
  探索多元活化路径
 
  记者:如何活化非遗,让“诗与远方”双向奔赴?
 
  陈舸:不断加强市场需求研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专注保护转向多元活化,扩大非遗文创产品受众群体。例如,可以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开展系列“非遗+”活动,将传统体育、医药和餐饮等大众生活关注的非遗项目,以网络平台为主开展广泛传播。此外,鼓励博物馆、高等院校、旅游景区等各类机构通过文创联名,打造新IP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非遗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的再生产、再传播。
 
  马丹葵:建议依托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举办中国—东盟铜鼓文化论坛,邀请国内外铜鼓文化专家参会交流,特别是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铜鼓文化交流,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蒋道明:对壮锦、坭兴陶、角雕、贝雕等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在融资、场地租金、销售渠道、人才培育方面给予支持,让产品与时俱进,获得产业发展。对一些不具备产品能力的非遗项目,譬如咸水歌、门神绘画技艺等等,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课程开发纳入中小学课后辅导课程,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 王春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