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言加快推进南宁老友粉产业发展

2022-08-06 08:20:00 作者:黄海怡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让老友粉圈来更多“老友”
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言加快推进南宁老友粉产业发展
 
在南宁市,随处可见老友粉店,老友粉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特色美食。图为南宁某老友粉店一角。
 
  “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吃下一碗,全身冒汗”“酸爽入味很上头,好吃到连汤都要喝光光”……一碗老友粉融合了酸、辣、咸、鲜的香味,飘荡在南宁的街头巷尾,它是南宁人最熟悉的“老友味”,也是南宁人最爱的烟火气。
 
  广西人爱吃米粉是出了名的,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米粉,如南宁的老友粉、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钦州的猪脚粉、防城港的海鲜粉等。其中,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被称为广西“三大米粉”,各有特色。作为南宁传统风味食品的老友粉(面),始创于民间厨师,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老友粉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具有开胃解腻、祛风散寒、通窍醒脑的独特功效。2007年,老友粉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想找到一个有螺蛳粉的城市很容易,但是出了南宁想再吃一碗老友粉,不容易,在外地几乎没有见到老友粉店。”在南宁一家广告公司从事策划工作的夏先生说,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出差全国各地,想吃老友粉的时候就会打开手机在当地的外卖平台看一看,或者在地图上搜索有没有老友粉店,但基本找不到。
 
  在南宁从事餐饮业将近20年的黄师傅表示,老友粉要食材新鲜、现炒现煮才好吃,而且老友粉很讲究“镬气(锅气)”,袋装的老友粉煮不出这个味道。
 
  “作为南宁人,我十分想念老友粉的味道。我曾经在网上买过袋装的老友粉,但味道和在南宁吃的完全不一样。”在外省读大学的学生小李表示,在网上随时都能买到袋装的螺蛳粉且味道比较正宗,但是老友粉却寥寥无几。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老友粉产业的发展受到工艺传承不精, 制作标准混乱;制作工序相对繁杂,制作袋装米粉成本偏高;企业品牌意识欠缺,宣传力度不足;经营模式单一,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服务农村的力度有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如何让老友粉走出南宁,香飘各地?自治区政协委员十分关注南宁这一传统风味美食的发展,积极为推进南宁老友粉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伏生提交《关于加快推进南宁老友粉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加大老友粉生产工艺的挖掘和新技术的攻关,将就地鲜食为主的老友粉包装成可远距离运输、长时间保鲜(保存)的便携式袋装老友粉,并通过技术创新,研制种类繁多的老友粉新品牌,以满足不同口味喜好的人群需求;加大老友粉品牌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视频、广播以及各种展销会、博览会等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消费者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吃得到;拉动老友粉源头产业,增加原材料无公害种植、养殖和加工投入,在原料生产上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制定老友粉原材料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加工标准,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风味配制、包装上市等方面把好质量标准关,保障老友粉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
 
  “广西特色米粉的经营和工艺传承缺乏标准化、专业化,且品牌意识欠缺,从而增加了特色米粉产业化发展的难度。”来自农工党界别的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议,加强特色米粉生产原料、食品出厂检验制度、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监管和完善,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明厨亮灶”建设,主动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搭建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加强对广西地方特色米粉不合格信息的监控和检验结果的分析利用;深化建设广西地方特色米粉产业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完善线上线下一体联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完善覆盖米粉的种养殖、加工、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全过程的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标准技术支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加强广西地方特色米粉品牌运用保护,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自主商标品牌开展质押融资、企业参股等融资活动,创新商标品牌保护机制,加强对易受侵权知名商标品牌企业的保护力度。
 
  “不管是制造业产业优化升级,还是以柳州螺蛳粉产业为代表的广西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都亟需通过产教融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重要支撑。”自治区政协委员、柳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柳州市委主委崔惠柳提出,应借鉴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和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成功模式,在柳州增设螺蛳粉学院,并在此基础上辐射和培育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钦海防海鲜米粉等地方特色产业,为广西米粉产业发展攻坚技术壁垒,培育输送涵盖一、二、三产业人才,为推动广西米粉产教融合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黄海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