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2021-11-04 08:15:00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崇左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农积坚
 
 
  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工作之魂。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应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
 
  首先,旗帜鲜明讲政治,维护核心稳方向。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时刻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严格执行重大问题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以政治智慧、政治担当来履职尽责。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决反对西方错误思潮,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其次,加强理论强武装,求同存异画大同。要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促进政协委员大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引导各族各界人士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政协历史,不忘多党合作初心,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畅通各族各界人士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增进共识、汇聚合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第三,组织建设全覆盖,落实责任敢担当。要完善各级政协党组织设置,将政协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着力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充分利用“固定党日+”活动载体,突出政治功能,扣紧扣牢从严治党的“扣子”,拉紧拉牢一抓到底的“链条”。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激发委员履职积极性。鼓励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工作。
 
  第四,纪律规矩挺在前,改进作风树形象。深入学习党规党纪,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在政协活动中决不允许发表任何与党中央大政方针相违背的言论。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不准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不准违反规定吃吃喝喝,在清正廉洁上作好表率。要坚持集约简约俭朴,杜绝铺张浪费。坚持从严教育党员,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抓细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第五,服务大局凝聚力,履职尽责求实效。要坚守发展为了人民的初心,紧紧围绕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展协商议政,坚持小切口、大视野,接地气、摸实情,组织政协委员、各界人士集思广益、广泛协商,让政协“金点子”变成推动地方高发展的“金钥匙”。要围绕社会影响大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和监督,把广大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反映上来,把政协委员的辛劳和智慧凝聚起来。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崇左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 黄志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
 
  一、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能
 
  一是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亲密合作、协商治国。这样一种制度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地团结起来。
 
  二是中国共产党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和武装。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总结创新,善于运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而从弱小走向强大。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致胜法宝:统一战线和政治联盟。这是解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能的金钥匙。
 
  二、从政党同盟关系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是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各民主党派存在共同的自身阶级上的软弱性和革命认识上的局限性,只有百折不挠的中国共产党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问题、组织问题和革命实践问题,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发挥政治作用。
 
  二要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作型政党制度。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要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协商关系。主要是健全完善政党协商的机制程序。健全相互监督机制。推动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四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要进一步从健全制度、丰富载体、创新方法上下功夫,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搭建平台。
 
  五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改革开放史、人民政协发展史结合起来,在深化认识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人民政协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自治区政协常委、玉林市政协原主席 梁伟江
 
 
  中共百年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多党合作史。人民政协要从中把握历史规律,汲取智慧力量,走好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赶考之路。
 
  一、以深邃维度在百年党史中读懂人民政协史
 
  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把握统一战线的发端演进。从中共一大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到中共二大最早提出联合战线的思想,到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起着主导作用。
 
  从协商建国的创举中把握人民政协的强大伟力。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胜利完成协商建国的历史伟业,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
 
  从新中国的发展中把握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作出巨大贡献。
 
  二、以历史视角从百年党史中感悟人民政协发展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主心骨。人民政协的诞生以及政协事业的进步发展,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掌舵领航。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永恒主题。大团结大联合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要坚持继承和发扬下去。
 
  服务中心大局是人民政协的工作主线。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找准定位、有所作为。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守正出新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机制,自觉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建强“重要阵地”。
 
  坚持深化协商民主,更好服务中心大局。完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实践。因地制宜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打造“高效政协”。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打造“有为政协”。
 
  坚持践行为民初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牢记“国之大者”,协助党委和政府抓好民生建设。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自治组织协商有机结合,把政协事业发展的基础根植到基层,助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共识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更好成为“重要平台”。把凝聚共识融入各项履职活动之中,扎实建好“重要渠道”。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来宾市委党校讲师 赵绍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这一制度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政治制度密码”。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实现人民利益的广泛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真实、广泛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保证全面、真实地反映各社会阶层人士的意见建议,具有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协商渠道广泛凝聚共识、凝聚力量,达成了目标认同和行动统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的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有效化解利益矛盾冲突、维护有序和谐稳定,能够优化政治资源配置,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优势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团结奋斗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必须发挥人民政协作用,完善协商民主制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围绕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推动人民政协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必须增强制度自信,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自信,就要不断完善这一项制度,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制度成熟而持久,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的内涵及其形成逻辑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副编审、《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执行编辑、广西统一战线智库特聘研究员、广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杨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稳步健全,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自身职能,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示了较高水平的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从利益代表性、政党合作性、决策科学性三个方面,对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进行了精准概括,为参政党提升协商治理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之利益代表性优势,必然要求参政党应有推动凝聚国家治理共识的能力;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之政党合作性优势,必然要求参政党应有维护多党合作基本格局稳定的能力;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之决策科学性优势,必然要求参政党有促进国家治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能力,此三种能力即构成了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的主要内容。概言之,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是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统筹参政党自身建设和积极发挥作用两个方面,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
 
  通过分析长期的多党合作辉煌实践,能够清晰地看到,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有着“四个坚持”的形成逻辑。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协商民主,为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提供力量保证。其次,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是关键。帮助参政党提升协商治理能力,是执政党义不容辞之责任。民主党派“以党为师”,学习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和做法,是加强参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执政党与参政党在互动、互助、互学中共同发展进步,本身就是协商治理的良好体现。第三,坚持协商为民是价值追求。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共同目标。协商为民的价值追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贯穿于参政党履职尽责全过程。第四,坚持问题导向是方法论。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是一个口号,它是以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
 
  综上,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其力量之源在于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在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之独特优势。进一步提高参政党协商治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将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浅谈参政党如何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民建桂林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银 波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参政党可以而且有必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一、参政党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参政党的职责使命。参政党成员通过在政府部门担任职务、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式参与社会治理。这些制度化的参与机制,也是参政党履职的途径。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参政党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既是彰显多党合作制度优势的生动事例,也是参政党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参政党吸收优秀人才、开展自我教育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参政党在推进社会治理中具有的优势与不足
 
  首先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参政党成员积极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在适当的场合向党委政府提出批评建议,这些都能促进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其次是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资源优势。参政党成员遍布社会各个行业,相当一部分成员兼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些同志知识水平高、关心公共事务,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再次,是缓解矛盾、平稳缓冲的平台优势。参政党有广交朋友、民主协商、合作共事的优良传统,可以有效缓冲、化解社会各界、各阶层的矛盾。
 
  虽然参政党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但也存在民主监督有待加强、社会对参政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人才不足等问题。
 
  三、参政党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探讨
 
  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参政党要较好地参与到其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优越性。民主监督是权力体系的外部监督,态度公正,地位超然。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优越性,也要规范监督边界,并逐步培养公民法制观念,最终实现平等参与、消除分歧、达成共识。
 
  二是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不仅要围绕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做好课题调研,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还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中。
 
  三是充分发挥参政党成员作用。重点从行政机关中发现和吸收人才,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此外,要加强与中共党委的联络和沟通,对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要适时地提出安排和使用的建议,争取党委的支持和帮助。
 
 
  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河池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黎 丽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河池市政协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市县处于国家治理第一线,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有利于扩大和畅通基层群众有序政治参与,调动各协商主体参加基层协商的积极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河池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一是搭建平台,解决“在哪里协商”的问题。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屯、企事业单位搭建协商议事室,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二是确定主体,解决“谁来协商”的问题。由协商议事室成员、利益相关方代表协商议题有关的其他人员组成协商议事会的协商主体。三是选准议题,解决“协商什么”的问题。通过党政点题、委员荐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题等方式,聚焦党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开展协商。四是规范程序,解决“怎么协商”的问题。出台《协商议事室工作指导规则(试行)》,推行“选题定事、调研明事、协商议事、结果公示、监督执行”的五步协商议事活动工作法。五是转化成果,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建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2020年以来在基层召开协商议事会400多次,推动439件问题解决,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三、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市委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意见(试行)》,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的基层协商新格局。二是建立协商活动衔接联动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全市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协商议事室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与基层协商联动衔接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工作指导机制。市政协出台《协商议事室工作指导规则(试行)》,有效提升政协参与基层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三个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侑峰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关键要义。一要把党的主张贯彻到各级政协的顶层设计中,完善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政协组织决定的民主程序与科学流程。推进人民政协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的常态化制度化,组织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精英代表及时学习领会党的主张的精神要旨,并掌握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方法要领。在顶层设计中纳入政治觉悟考核指标,把好意识形态关。二要主动加强和各级党委的联系,完善人民政协的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政协党组按规定定期向同级党委定期汇报全面工作,把具体工作和党的主张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中党组织、优秀委员的先锋引领作用,营造人民政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为人民谋利益是人民政协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中心要义。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会各界共识,从根本上来说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为人民谋利益也是人民政协的职责所在,人民政协的所有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展开的。人民政协在党和社会各界之间要架设好沟通交流的桥梁,把党的主张中为人民谋福利的内核精准传达到社会各界中去,为社会各界解答其对党的主张的思想疑惑,消除其对党的主张的认知差距,尽可能使广大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党的主张中反映出来,从而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认同认可党的主张。
 
  三、充分调动各界人士积极性是人民政协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内在要义。一要把人民政协打造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的重要平台。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的变化,合理调整政协的界别设置。建立健全人民政协选贤任能的动态用人机制,把社会各界的杰出代表补充到政协中来。二要强化社会各界委员收集民意的责任与能力。在考核奖惩机制方面继续完善政协委员履职机制,强化各界委员的责任担当。推进人民政协数字化建设,用技术手段拓展政协委员的能力范围。三要让政协成为维护社会各界利益的可靠平台。人民政协要善于凝聚各界共识、维护各界利益、促进各界团结一致,让社会各界充分相信和支持人民政协,增强不同界别委员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工作效果。
 
 
  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宣传思想工作
  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师、副教授 岑颖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引方向、定性赋能,开辟了新时代的政协事业。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上,汪洋主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政协宣传思想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干什么”等重要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研究新时代人民政协宣传思想已成为当下一个重点工作。大众传播学理论与宣传思想工作关系密切,为此本文将两者结合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坚持党性原则,找准人民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人民政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者,必须要思想先行,舆论先导,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找准人民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时刻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既要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位,让最广大的基层群众理解、拥护和支持,从而把群众凝聚到党的统一领导上来,也要响亮传达政协声音,真诚反映民心民意,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的本色担当。
 
  二、创新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媒介,制定适合的宣传策略
 
  大众传播学理论认为:“个人心理结构千差万别,个人先天禀赋和后天习性不同,认知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不同,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个人通过社会学习所形成的成见不同。”这一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受众个体在面对相同的媒介传播时为何会产生不同反应。如果将这一理论进行放大,放大到不同的受众群体之间,就可以解释不同群体面对共同的公共传播时所产生的认知差异。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传播对象有着各自的特点,宣传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重视经济地位及学识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受众,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工作,制定适合的宣传策略。
 
  三、重视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内容建设,提高宣传效果
 
  为了提高政协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我们必须站在受众的立场,多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内容,根据大众传播学经典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会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只有在受众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这种传播才是有效的。因此,在人民政协宣传思想工作中,应灵活运用该理论,做到宣传内容贴近受众,以生动的事例和平易近人的文风吸引受众,进一步提高政协新闻的品味和内涵。
 
 
  市县(区)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探索和思考
  北海市政协提案委办公室副主任 姚佩雷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探索“商量”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助推基层治理良政善治的客观需要。
 
  市县(区)政协参与基层治理面临的瓶颈主要有:顶层设计有待强化,协商机制有待完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因此,从建机制、搭平台、定规则、组队伍、创品牌五方面深入思考,探索把政协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新载体、新路径。
 
  一、建机制。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协商机制。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党委领导下,成立市县(区)政协两级工作指导组,在乡镇(街道)等设立委员履职小组。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从协商形式、内容、程序等方面,形成规范化文件。三是厘清协商边界。围绕党政中心工作,选择事关群众利益的“三公”事务和群众的“三事”开展协商议事。四是明确职责。市级政协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县(区)政协具体指导。五是落实责任。健全召集人机制,探索成立委员履职小组。
 
  二、搭平台。探索“1+N”模式,打造多功能集成的工作新平台。一是推进协商议事室建设。坚持一室多用,打造集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书香政协等为一体的“1+N”平台。二是规范运行。标准化推进协商议事室管理和运作。三是加强组织保障。建议同级党委政府在人员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四是探索构建“线上+线下”协商模式。
 
  三、定规则。一是规范流程。突出闭环思维,明确基本协商步骤。二是注重成果转化运用。对已达成共识的内容及时总结公开;对于短期无法达成共识的议题,适时发起新的协商。三是建立质效评价体系。将开展协商议事活动纳入绩效考评中;将委员参与协商议事情况纳入履职考评范围。
 
  四、组队伍。突出召集人引领作用。根据议题明确召集人,推动协商议事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突出委员的主体作用。完善委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市县(区)两级政协委员全员进站,鼓励住市自治区政协委员积极参加。三是突出群众的能动作用。邀请与议题相关的群众代表积极参与,反映真实情况和矛盾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四是探索“智库+基层协商”新模式。对于专业性强的协题,可邀请智库专家参加,共商对策。
 
  五、创品牌。采用统一品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品牌。加强宣传引导,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协商文化,营造和谐的协商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