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磨长英:广西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议

2015-07-22 16:01:00  
【字体:

       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显著的地缘优势。目前,广西已搭建多个面向“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平台,如钦州保税港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马钦州产业园等。广西企业沿“一带一路”产业投资也取得一定突破,北部湾港务集团、农垦集团等赴沿线国家建设了多个产业园区,广西水电工程局、北海保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积极开展了多领域的项目投资与合作。广西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增幅远高于同期外贸整体增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有多个服务“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落户广西。“一带一路”建设广西总体工作方案已形成初稿。
 

       但是,目前广西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周边省份、周边国家的规划尤其是在交通规划方面衔接不足;在与中南半岛、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连方面,广西存在被周边省和周边国家边缘化的风险,口岸被边缘化的态势明显;“走出去”重点产业选择上存在偏差,农业和农机、制糖、有色金属、医药等广西优势产业没有得到相应引导;产业发展和规划中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不够;参与建设的人才不足,吸引人才的政策没有明显比较优势;政策落地难,参与共建的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用主动开放合作的意识,编制广西“一带一路”专项规划
 

       一方面,主动与周边陆地边境国家和海上国家沟通,争取联合编制相关规划。另一方面,加大与周边省份规划的合作。通过主动作为,避免被边缘化、被绕道走。
 

       二、主动与国家及相关省沟通,尽快推进重大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与“一带”、“一路”、南亚相衔接的互联互通重大项目,一是建议加快推进“桂陕欧”、“桂新欧”、“桂渝新欧”互联互通建设。二是建议主动加快中国(南宁)—新加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信网络、光纤通道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重大项目和一湾连七国陆海相接的标志性项目。并积极推进广西与广东相衔接的沿海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包括广州—湛江—北海—南宁的高速铁路建设。三是采用各种方式与云南主动沟通,规划增加一条经由广西到云南,再通往南亚的线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相衔接。最终形成东畅粤港澳、西联滇黔川渝、南达东盟、北通湘鄂的交通网络,实现“一带一路”的有机衔接与融合。
 

       三、用新业态的视角,培育广西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重点产业
 

       一是用互联网+整合产业链的思维规划提升广西传统优势产业。自治区政府在规划与“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产业建设时,应该重点选择与广西资源相近、市场潜力大的国家,为糖业、有色、医药、农业、文化旅游、中低端汽车等广西传统优势产业规划互联网+集中的产业园区、“走出去”基地、相应的人才培训基地,并出台相关引导支持政策。
 

       二是积极建设“网上丝绸之路”。向海关总署等部委争取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政策,整合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力量,引进国内外网络交易领军企业,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广西边境贸易资源,规划建设网上边贸一线通,吸引广西边境地区、兄弟省以及周边国家通过网络参与广西边贸产业链。
 

       三是前瞻性规划海洋产业发展。一方面在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集远洋捕捞、加工储运、集散、渔船修造于一体的远洋渔业基地,出台政策吸引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如中民投等参与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以北部湾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基地为基础,科学规划建设广西北部湾港作为国内的南海邮轮母港,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如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努力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邮轮母港合作,培育精品南海国际邮轮航线。
四是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业。在“引进来”方面,用好用活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政策,在试验区范围内,规划吸收更多沿线国家金融机构落户,探索建设与“一带一路”国家有关的商品期货交易中心,规划创新更多的金融产品。在“走出去”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区内金融法人机构“走出去”到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同时,支持在沿线国家投资的广西企业与当地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一带一路”的规划和建设
 

       一是引导具有竞争优势的民间资本开拓“一带一路”市场。通过政府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引导和规划,出台一些沿线国家与广西资源禀赋优势产业相符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和引导区内具有竞争优势的民间资本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如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中民投、桂林市思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使这些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入产业链的高端位置。
 

       二是形成民营企业走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南宁渠道”和中国—东盟合作平台,在广西增设“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项目磋商会”,吸引更多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在广西建设平台。通过搭建民营企业走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平台,组织引导区内外民营企业抱团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并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五、以开放双赢为原则,规划建设多个沿边境内外产业园区
 

       推动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在中越边境线上,规划建设多个境外产业园,突破现有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瓶颈。双边产业园应以互补为主,相对应的两个园区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对接,真正在兴边富民方面实现“兴”双方的边、“富”双方的民,建设利益共同体,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并以双边产业园区建设来推动建设与越南互联互通的规划项目,尤其以铁路、公路、油气管道、通信项目为主,从而解决中越边境通道不通、口岸不畅、政策不兴、力量不足的问题。吸引国内的产业进入境内外产业园区,实现企业以大带小、抱团出海的目的,同时也便于中国企业在集中区域内建立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中心,减少企业“走出去”的政治风险、不可预见的地方风险。
 

       六、规划建设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
 

       一是在南宁规划建设中国—东盟联合大学。从国家最高层面协调,由中国前10名的部属大学与东南亚国家前10名的大学联合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设相应学院。学制、学历、学位的设置,由双方大学研究制定,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并报经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后共同认可。面向中国与东盟国家招生,着重培育政治、哲学、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人才,以全日制教育为主,短期交流培训为补。同时,这也将填补西南未有中央部属大学这个空白。
 

       二是到丝绸之路国家规划建设广西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利用沿线国家广西华侨的优势,在沿线国家设立广西文化旅游合作推广中心,促进与沿线国家的人文相通,提升广西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每年举办“广西文化周”,把广西的民族文化、歌舞文化、体育文化、知名企业品牌产品带到沿线国家,以文化、旅游交流为切入点,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设文化馆、旅游节等活动。
 

       七、形成主动衔接国家部委规划、政策的机制
 

       一是形成主动衔接国家部委规划的机制。对广西参与“一带一路”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通过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项目磋商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机制确定的广西企业“走出去”重大项目,要不定期及时报送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列入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划和重大项目表。积极争取将广西参与“一带一路”的重大项目纳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政策性银行和基金的项目库,获取优惠的建设资金支持。
 

       二是形成主动衔接国家政策的机制。由发改、商务、工商等部门分别牵头,对广西面向“一带一路”开放的政策进行逐条梳理,并追踪在桂投资的相关项目,以及广西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碰到的问题,针对在广西无法切实推进,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对原有的外商投资的法律、具体领域的行政规章进行调整的内容,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停用、修改或是调整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