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越帆: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的建议
甘越帆委员的发言
——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的建议
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推进政府职能改变对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拓宽群众参与监督与评估政府绩效的形式与渠道,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府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公共行政变革的普遍趋势。近十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容和制度,提倡实行多种类型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绩效评估制度化程度不高,评估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第二,绩效评估主体单一,主要是政府自行评估,社会和公众参与不够,评估活动开放度较低;第三,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不够,基础较为薄弱,对实践指导不够有力。应建立和完善多元的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渠道,鼓励群众监督政府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此外,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有效的绩效管理。应加快数字行政的建设,进一步做好政府政务公开的同时,保障群众对政府服务意见通过信息系统及时搜集并得到反馈,正确引导公众和社会评议政府服务。
二、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转移部分政府职能权责,助推社会治理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明确了社会管理多元化,把社会组织推向了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需要社会组织发挥协同治理的作用。目前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专业水平、组织模式、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和完善。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和支持,促进不同行业的组织间形成有效协作机制。而单纯依靠民政系统的管理难以估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如何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
建议在目前发展阶段,对公益性、经济性、非营利性组织要鼓励发展。政府应通过制定出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目录等方式,明确社会组织可以“接盘”的范围、明细等。按照“依法转移、强化监管、分步实施、竞争择优”的原则,理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尽快梳理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公布权责清单,各部门将行业管理、技术服务等职能转移委托给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承担。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激发社会活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工作,极大地推进政府体制改革。
三、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制度,制定“负面清单”,释放改革红利
201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在7月1号亮相,其开放度与透明度较2013大幅提高,凡是内外资均有限制的管理措施也从负面清单中拿掉了,从而更利于创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学习借鉴已试行的区域,在广西区建立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抓住审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推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奇迹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而目前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晰,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具体表现为前置审批过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行政性垄断过多等,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通过进一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政放权,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可以使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拥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拍板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使改革红利真正释放,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学习借鉴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的经验,发布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并将3份清单一起纳入网络审批和监督系统,贯穿行政审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以积极探索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办法,构建透明公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新机制。
(发言人工作单位、职务:广西峻滔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