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议政建言 > 理论研究 > 正文

如何使决策调研更接地气

2018-04-02 10:25:35  来源:《秘书工作》杂志2016年第2期
【字体: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政话语体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的确,决策调研已经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调研的次数在增加,天数在增多,甚至集中搞“大会战”,但一些调研的质量并未见提高,不少还是“领导出点子,秀才编套子,基层填例子”的作业、作文、作秀。材料写得很漂亮,却不见群众给点赞。原因何在?不接地气!

 

      如何使决策调研更接地气?个人体会:找“好事之徒”、听“骂娘之声”、懂“家长里短”、看“油盐酱醋”很有效。

 

      找“好事之徒”

 

      现在不少调研是“座谈式”,以座谈会开始,又以座谈会结束,一个一个安排,一层一层召开。参加座谈会的人不是领导干部,也是“两会人物”;不是各方精英,也是各路“诸侯”。结果,笔记写了几大本,材料收了几箩筐,录音码了几十盘,却没真正见到“当事人”,触到问题的关键点。

 

      毛泽东同志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找到问题。问题是因为人、围绕事而产生的。找问题,就要寻觅“当事人”。这其中,找“好事之徒”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正能量的“好事之徒”,一般是热心人,爱“打抱不平”。负能量的“ 好事之徒”,一般是“捣蛋鬼”,见有利的事分寸不让,无利的事“退避三舍”。正也好,负也好,他们往往门路广、消息多,敢讲真话,敢唱反调,对一个地方的大事小情知道来龙去脉,懂得“是非曲直”。从他们关注或掺和的事中,可以掂量出一个地方一个阶段的社会形态,了解影响发展的瓶颈所在。

 

      “好事之徒”易找。关键是要挖出他们心中的“宝藏”。和热心人沟通相对容易,他们关心公益,与人为善,常常是有问必答,“竹筒倒豆子”,一吐为快。而要让负能量的人开口道实情,“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人往里面看,那就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施之以爱,争取到理解和配合。沟通工作做到家了,就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听“骂娘之声”

 

      当下,一些调研工作几成模式,开主题、列问题,定人员、排日程,要材料、报数字,上级通知一发,下级忙着应答。结果,看到的材料是二手的,行走的线路是设计的,听到的话语是赞美的。调研“被安排”后,信息已经“过滤”了,调研者难听到真话、难看到真相、难摸到真情。

 

      现实生活中,群众的生活要求并不高端,发展追求也不远大。即便如此,生活中碰到的难题也不在少数,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行路难……面对“千难万险”,群众无奈之时,自然要“骂娘”,要“倒苦水”。

 

      决策调研就是要知民意、懂民情,像新闻工作者一样,看到最真实的民生状况,知晓最现实的社会真相。敢于正视“最坏处”,才能解决“最难处”。那就要既看先进,也看落后;既见笑容也见愁容;既听笑声,也听哭声。

 

      早在1948年刘少奇同志就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要求:“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群众对我们,是反对就是反对,是欢迎就是欢迎,是误解就是误解,不要害怕真实地反映这些东西。”在调研中,群众讲的可能是逆耳之言,令人汗颜,但正因如此,调研才有可能击中要害,点中软肋。“百般挑刺”令我们反思,“怨声载道”促我们警醒。从百姓的牢骚话、过头话、半句话甚至“骂娘话”中,我们可以摸透民愿、民盼,可以感受民怨、民忧,从而知真情、办好事,化民怨、解民忧。

 

      为什么有些干部不愿意到贫困落后的地方去调研呢?因为越贫困落后的地方,往往“骂声”越多,困难越大。他们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怕听到“骂声”难为情,怕触碰问题难脱身,因而爱往先进富裕的地方去,或用“键对键”来代替“面对面”,用“总结经验”来代替“调查研究”,使调研失去了本味,甚至误事扰民。

 

      懂“家长里短”

 

      中国的老百姓既看重生活的事,也关心国家的事。“家长里短”中,有喜怒哀乐,也有荣辱义利,虽是街谈巷议,却敢褒贬春秋。一个领导干部的品德能力如何、政绩几何,一个地方发展的瓶颈所在、困境何在,群众最关心、最清楚,感受也最深刻、最直接。好差在群众口中,高下在群众心里。一个故事、一个笑话、一个矛盾连接的可能就是一家一户的维权需求。收入多少、纠纷大小,描绘的是一个地方的民意图、民情表。决策调研,就要潜下心去听“家长里短”。但要听到和读懂“家长里短”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干部连群众的家门都进不去,和他们聊不拢心、扯不上话,群众自然也就不会“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一个很生动的事例:“我在兴国调查中,请了几个农民来谈话。开始时,他们很疑惧,不知我究竟要把他们怎么样。所以,第一天只是谈点家常事,他们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也不多讲。后来,请他们吃了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睡觉,这样使他们开始了解我的真意,慢慢有点笑容,说得也较多。到后来,我们简直毫无拘束,大家热烈地讨论,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

 

      从这个鲜活的范例中我们知道,只有放下官架子,才能打开话匣子。进百姓家,串百家门,多揭锅盖,多聊家常,才能听到群众的肺腑之言,才能知晓这家长那家短的生动故事,从而品出民生的真情和决策的真谛来。

 

      看“油盐酱醋”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那种晚上住在宾馆饭店、白天坐着车子转圈、吃饭均是美味佳肴、材料都是基层帮编的调研越来越少见了。各级领导干部为了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暖房子”,住村包片,蹲点“三同”,受到群众欢迎。为了实现“一个不能少”的脱贫攻坚目标,全国各地各级干部进村入户搞精准识别,创新总结出许多调研判断百姓生活水平的好办法。有的用“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四看读书郎”来识真贫。有的通过“七访八见”来定措施,为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好充分准备。

 

      而一些地方每年也集中开展民情调研活动,但在工作方法上缺乏指导,缺乏深、细、严、实的精神,结果只是“大水漫灌”“水过地皮湿”,没有达到彻底弄清民情的目的。如何吃透民情呢?得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问、观、比、查、算。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能仅看年终收成、比人均纯收入、算圈里的牛猪羊数,而要具体全面地了解家庭状况。同样的收入、同样的人口中,家与家的生活却千差万别。有的家中人口多,有的家中老人多、有的家中病人多、有的家中亲戚多……不闻其详,难懂究竟。

 

      老百姓既要面子,也讲实惠。收入多了,总是把改善生活放在第一位的。米要吃好的,肉要吃精的,蔬菜要尝鲜的,生活用品也要名牌的,一日三餐写着百姓的笑脸愁苦,也折射他们生活的困顿滋润。在调研过程中,把功夫下在百姓家的坛坛罐罐、油盐酱醋上,和他们真正地“三同”,才能呼吸到他们从内心透出的生活气息,读懂他们融入平常日子的酸甜苦辣,从而知根知底地去为他们说话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高,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王西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