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文史资料 > 文史资料 > 正文

自然地理作用下的广西地名

2017-07-20 15:46:19  
【字体:

  广西自古为多民族边疆省区,地跨云贵高原与两广丘陵两大地貌带,地形复杂。境内山岭众多,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数十座,分别也与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相隔,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地形区。区内地势自西北、北部,向东南和南部倾斜,河流纵横,形成一个巨大的“树状”水系网。因山岭与河流域的自然分隔作用,广西又形成若干个小的地理区域,每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而从人文地理看,广西是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底层文化为百越文化,表层覆盖着浓厚的汉文化。这样的地理背景,决定了广西境内的地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自然地理特色。许多地名需要从民族历史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才能弄清其基本含义。明人郭子章曾称“郡县名称在西粤亦自有难解者”,“西粤与交阯诸夷为邻,故域殊而名杂”

 

  一、农耕环境与地名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印记。广西是以农耕为主的区域,广西的土著民族壮族及其先民就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因此广西相当多的地名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农耕环境特色。

 

  一是表示耕作地形的地名。广西山多地少,地形地貌对农耕生产影响极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出现了相当多的表示耕作地形的地名。一是以“峒”或“洞”、“垌”为尾词的地名。“峒”(“洞”)是古越语的汉字记音,意指“田垌”、“平坝”、“平地”;壮族由越族发展而来,根据壮语称“峒”为“都”(du),壮族村寨首领峒老亦称都老(du je),可知“峒”的原音实为“都”,汉籍史料记载“都”时取近音为“峒”,如史称“僮人聚而成村者为峒,推其长曰峒官”[3]。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存在一些地形封闭性较强的山间坝子与小盆地,这是最适合农耕的区域。因这些区域主要为广西少数民族所居,故古代文献所载的 “峒”就是专指少数民族聚居之所。在汉文化视野中,出于民族歧视思想,称“峒”往往具有一定的贬意,又常常以“洞”称之,使中原人们对居住在“洞”中的居民浮想连翩。实际上,从地质成因看,“峒”是指溶蚀的洼地,四周为石山环绕,中间为平坝,四周的石山可以阻挡寒潮的侵袭。在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灌溉较为便利的地方,农业通常都较发达,一年可以两到三熟,但位于高山地区的峒,一般也只一熟而已。此外,“峒”也可以由某条河谷或数条溪谷联合而成。因面积大小不一,容纳的人口多寡相差也极大,故峒又有大峒、小峒之分。据一些学者估算,在广西的峰林石山地区,有“峒”达15000多个。[4]由于峒中最适宜农耕,是广西民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因而峒也成了广西古代民族的聚落单位。在广西左右两江流域河谷平原一带,峒的面积较大,诸峒林立,史书中常称“左右两江溪峒”。峒之小者有的成为市镇,大者则发展成为州县一级辖区。如靖西县,即由宋代的计峒、渌峒、任峒等发展而来。对此,史料有载“羁縻州峒……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5],可见广西地区的州最初即是由较大面积的“峒”发展而来,而县即是指面积较小的“峒”。“峒”之名较多出现在隋唐正史文献之中,泛称为“羁縻州峒”,其时具有羁縻性质的“州”在广西分布极广。在汉族私人笔记中,凡是地名为“峒”(“洞”)之地,均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封闭场所。一个峒就是一个大的宗族占据,其下又包括若干个宗族,形成一个个较为封闭的小社会。这些峒对汉族而言,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主要是在民族隔阂的情况下,汉人一般难以涉足。一旦有汉族势力开始进入,它相对封闭的地理、社会环境即被打破,原来的“峒”(洞)这一称呼,随即发生演化。如宋代广西左江流域地区有设有武盈洞、古甑洞、凭祥洞、鐏洞、卓洞、龙英洞、龙耸洞、徊洞、武德洞、古佛洞、八身比洞,[6]至明代时行政区划中的洞之名已全部为“州”所代替。又如据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郡县释名》考证,明代的龙英州、结安州、结伦州、都结州等,都是由宋代的 “峒(洞)”改名而来。“峒”在行政区划上消失,是广西地方社会发生变化的结果,也与明朝中央的治边政策变化有关,通过将峒提升为州,有利于扩大中央的政治影响。尽管明以后峒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已不再使用,但以“洞”命名的小地名仍在民间普遍留存,如马山县的“龙洞”、“马洞”、“中垌”,大新县的“洞零”、“洞相”、“洞重”,天等县的“龙洞”、“金洞”,宁明县有“那垌”、“中间垌”,金秀的“长垌”,岑溪的糯垌等。二是以“冲”命名的地名。“冲” 是当地方言土语,意指“小的溪河”。广西境内终年高温多雨,水网极为发达,除主要的河流外,山岭间小的溪河遍布各地。称小溪河为“冲”,多指山谷,桂西壮族地区称为“谓”、“委”、“伟”、“尾”,读Vij。降雨时雨水迅速汇集,形成山洪。也因山区植被茂密,水源丰沛,溪水湍急。因此“冲”形象地表达了水流的强度。在广西很多山区,“冲”与“冲”之间,地形较为闭塞,交通极为不便,故开发较晚。随着汉族移民的不断向广西的山区迁移,每一道山谷常为一姓居民或一地移民所居,他们在山谷两侧开垦田地,利用丰盛的溪水浇灌,使幽深的山谷逐渐被开发出来。故以“冲”命名的地名,多表示已开垦的山谷。如平乐县的金竹冲、大板冲、沙冲、鹅涧冲,荔浦县的六步冲、枫木冲、三支冲,藤县的大水冲、北冲、羊儿冲、花田冲、黑石冲、茶水冲等。三是以“岜”和“ ”为首字的地名。“岜”(baq),汉语记音时常写成“巴”,两字通用,表示“石山”。“ ”是壮语rungh的音译,表示石山间的小平地。因“ ”字不易编排,日常生活中多与“弄”混用。在壮族分布较多的红水河流域、左右江地区,岩溶地貌广布,农耕生产条件较差,山中覆盖着薄土的缓坡以及低洼的小平地,是当地壮等民族居民赖以开展耕作的地方,故在这一区域中,以“岜”和“ ”为首字命名的地名极多。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岜干,崇左市的岜梅、岜歪,东兰县的巴爱、巴畴等。至于以“ ”或“弄”为首字的地名,在广西左右江、红水河流域的岩溶山区多不胜数。

 

  二表示耕作田地的形态、地理位置与土质等的地名。在广西境内,有大量以“那”为首词命名的地名。“那”是壮侗语言na2的音译,意为田。历史上,广西壮族对所居地区的水田,多以“那”称之,如“那X”,为倒装语,汉语应为“X那”,指某处之田。广西是山多平地少,适于开垦的河谷与平原地区,是耕田的主要集中地,故凡以“那”为名的地名,多是指那些水热条件较好,适于耕作的河谷、平原之地。在壮语的语义中,多以“那”表达田的形态和土质等方面内容。如不大不小的田地,壮语称为“那卜”,田中有水称为“那林”,田中无水称为“那天”,常年沤水的烂泥田称“那乜”,圆形的田称“那满”,新开辟的田称“那少”,用石头围砌的田称“那固”,位于村寨边的田地称“那马”等。在岭南地区,凡是“那”地名的分布区,也是壮族或其先民的分布地。明以后,由于汉族人口迁入的缘故,桂东地区以汉族为多,但仍有不少“那”地名在使用。如昭平县那更,蒙山县有那浦,藤县的那留,博白县的那林、那界等。但大量的“那”地名主要还是集中在左右江流域、红水河流域一带。据张声震主编《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所收集的壮语地名5500条中,以“那”为冠首的地名占872条,占所收入的壮语地名总数的15.8%。[7]明代州一级地名有那地州,至今在广西还有一个那坡县,至于县级以下的“那”地名,分布极广,形成较完整的“那”地名分布区,这是广西壮族农耕文明留下的地名印记。

 

  二、自然植被与地名

 

  广西属于后开发地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地广人稀状态,地表植被十分茂密。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有重要影响,许多地名均与植被有关。

 

  1、与树木有关的地名。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终年高温多雨,许多树木长势高大,成片生长,不少地名与所在环境生长的树木相关。

 

  桂树,是广西生长较广的常绿乔木,其花芳香,其茎可入药。古代广西居民常在聚落旁和庭院中栽植,野生桂树也极多。广西与桂树有关的地名,县级以上的地名有桂林、桂平。桂林之名,最早源于秦代在岭南所设之桂林郡,辖地甚广,但并不指今桂林市。南朝至宋,始有桂州之名。从其时桂州的得名看,已与桂树有关。宋人范成大称“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桂名,地实不产,而出入宾、宜州”[8]据明人郭子章考证,桂林是因城东有桂山而得名,但之所以叫桂山,是因为“桂生其巅”[9]之故,又因为后人植八桂于堂前,遂以桂林作为郡名,八桂也由此成为广西的代称。

 

  柳树,也是广西常见树种,多人工栽植以作景观。广西地名中也有柳州、柳城,藤县有柳埌等。柳州,原为秦代郁林郡,唐贞观年间改名柳州,原与柳树无关,而是因为“地当柳星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此任刺史,曾在柳江边广种柳树,并作诗称:“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常覆地,从干会参天;好作恩人树,惭无惠化传。”[10]后人因此将柳树与柳州联系起来。至于藤县的柳埌,据《藤县地名志》载,1832年,因建村于柳树成荫的埌地而得名。此外,象州有柳冲,鹿寨有杨柳等。

 

  桐树,亚热带常绿乔木,在广西有剌桐、油桐等多种。大的地名与此相关的是梧州。梧州源于古代的苍梧郡,历史上对梧州的成名有两说:一为《汉书地理志》等古籍称因苍梧山而得名;二为明人杨慎称“广南以刺桐为苍梧,因以为地名,亦意之耳”[11]。古代苍梧郡所辖甚广,苍梧山何指已难详考。而以桐树为名的小地名,在广西也有不少,如藤县与阳朔都有一个地名叫桐油坪,就是因盛产油桐而得名。此外,金秀和永福均有桐木镇,武宣有桐岭镇,资源县有桐木坪、桐木江等,皆因桐梧而名。故杨慎之说,也有一定道理。

 

  以枫树得名。广西高温多雨的气候,十分适合枫树的生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称“枫,五岭间多”。枫树树形高大,有如华盖,可供人们遮阴避暑。自古以来,壮族先民就将枫树作为风水树,植于寨旁或选择枫木成林附近立寨。许多地名,因此就以所在枫树命名。如藤县的枫木垌,阳朔的枫木坳、枫林,博白、鹿寨有枫木坪,灵川有枫林、枫木,贺州有枫木冲,平乐有枫树坪等即是。

 

  以松树、杉树得名,这方面的小地名在广西为数不少。如阳朔有杉木坪、松岭,贺州有杉木,藤县有松木坪、松木山、古杉,北流和容县有杉山脚等地名。

 

  以樟树、榕树得名。樟树与榕树生命力极其旺盛,无论单株,还是成林均易栽种。广西居民的聚落附近常栽种樟树、榕树,并加以保护,使之成为显著的地物标志,不少地名即由此而来。藤县有榕木、樟村;博白有榕木堂,贵港有榕木,玉林有樟木,陆川有樟木塘,藤县有樟木根,昭平有樟木林,金秀有大樟,北海有曲樟,贵港有古樟等地名。

 

  以木棉树而得名。木棉是广西的常绿乔木,花红似火,深受当地居民喜爱。一些聚落点就以附近的木棉树而命名,沿用至今。1987年印行的《藤县地名志》载境内始建于1792年的木棉,即是以聚落中有大木棉树而命名的。此外,浦北有木棉土充,博白有木棉根,来宾、鹿寨有木棉等地名。

 

  以果树而得名。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一年四季水果不断,荔枝、龙眼、杨桃、杨梅、香蕉、芭蕉等广泛种植,这些水果类植物在广西的地名上,也多有反映。如跟荔枝有关的地名有阳朔的福利镇,原名伏荔,关于它的来历有两说:一说为古代漓江洪水时,有落难者随流至此,伏于荔枝树上而幸免,后定居于此而得名;二说为唐代此处荔树成林,居民屋舍散伏其中,因而得名。[12]两说虽有不同,但都与荔枝树有关。历史上,荔枝分布的北界曾达南岭一线,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载“自湖南界入桂林,才百余里,便有之。亦未甚多,昭平出槱核,临贺出绿色者尤胜。自此而来,诸郡皆有之”。可见,宋代广西东北部仍是荔枝的产地。但宋以后,随着气候转冷,荔枝无法在此生存。清嘉庆时,史料已明载“今桂林实无荔枝”[13]。由于名实不符,1926年时,人们将伏荔改称福利。此外,北海市有荔枝山,容县有荔枝坡,玉林有荔枝水,桂平县有荔枝垌,藤县和龙胜有荔枝等地名。其他水果类地名有:容县、藤县、浦北和柳城等地有杨梅,博白有杨梅水,岑溪有杨梅冲,阳朔有杨梅坪,钦州有龙眼,北海有蕉坑,阳朔有蕉芭林、枇杷,柳江有枇杷,富川桃子坪,平乐有桃冲等。其中,与芭蕉相关的小地名,如蕉林、芭蕉冲等在广西为数较广。

 

  2、与竹、藤有关的地名。广西竹类凡多,因竹而得名的乡镇以下地名极多。如藤县有勒竹、白竹、都竹、竹村,田林县有苦竹垌,平南有丹竹,灵山有苦竹埇、丹竹塘,容县有塔竹坪,岑溪有筋竹,阳朔有紫竹坪、大竹山、金竹坪等地名。至于因藤而得名的地名,有藤县和大藤峡。关于藤县的来历,明人郭子章称“藤县,本汉猛陵县地,隋置藤州,我明改县,以藤江名。……地多蒌藤,土人采取杂蚕灰、槟榔馅之,故曰藤”[14]。大藤峡,是桂平境内黔江的一段江面,明代时因江上有巨藤横跨两岸而得名。为镇压当地瑶族反抗,明军将大藤砍断,改称断藤峡。今沿用大藤峡之名。

 

  3、表示植被状况的地名。广西开发较晚,自然环境变迁较为滞后,直到近代很多地区林木茂盛,植被覆盖较好,境内的很多地名就表示了这种植被状况。如广西历史上有三个上林,一属宾州,一属田州,一为上林长官司。郭子章在《广西郡县释名》称“义俱未详,释名云山中聚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西粤山林聚亘,谓是耶。若上林,上苑为天子御,未可以例此矣”,而郁林郡,郭子章指出其中一说是因为郁金香而得名。在表示周围林木较多时的地名中,“都林”这一地名相对较为普遍,有的则用大木冲等。由于广西是壮族的重要分布地,很多地名系壮语的汉字记音。其中,以罗、陆、六命名的地名,均表示自然植被状态,壮语称山深林密之地为“六”,读“骆”或“麓”。汉字记音时写成陆、罗、六等,这类地名地广西很多,较大的地名有罗城县。汉族文人因不通壮语,自然无法清楚其含义。郭子章言“柳州地名罗者甚多,如罗池、罗茶山、罗洪洞,皆有罗义,不独罗城”,明代左江设有罗阳县,郭子章称“义未详”[15]。实际上,在桂东南地区,六字地名也大量存在,如陆川的六高、六燕,博白的六浪、六良、六旺,容县的六居、六肥等。

 

  三、动物与地名

 

  广西境内植被茂密,不仅植物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广西境内也有不少与动物相关的地名存在。

 

  1、野象与地名。历史上广西是亚洲象的重要分布地,直到明中叶广西的野象活动还十分频繁,在广西消失也是清初以后的事。在古代,野象对人们的生活有较大影响。反映在地名上,与野象有关的地名,主要是象州县。象州,由南朝陈时设置的象郡而来。而象郡之名,最早缘于秦始皇时在岭南设置的象郡。关于为何取名象郡的原因,史书无载,已不可考。但其辖境直到明代都是广西野象的重要活动地,有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计算,明代在桂南桂西南地区生活着约3000头野象,在秦代应大大高于此数。故象郡之名或许与野象有关。而象州县之所以得名,据明代郭子章考证,主要与其境内西部有一山,“象山形似象,又时有云气结为象形”[16]的缘故。广西境内山形似象的还有不少,取名为象鼻山、象山的也有好几处。但都不是真正与野象相接相关的地名。直接相关的地名是逐象山,位于广西宁明县。明代这一地区盛产野象,明廷曾在十万大山设驯象卫,捕捉、驯化野象。逐象山之名,正反映了明代人与野象的关系。

 

  2、骆驼与地名。骆驼是沙漠动物,广西不产。在广西以骆驼为名的地名,主要是因山体形似骆驼的缘故。 如明代广西左江流域设有陀陵县,“旧名骆驼,以县后骆驼山也”[17]。广西境内,岩溶地貌发达,山形似骆驼者,桂林等地均有。因而一些名为骆驼的小地名,均缘于此,与真实的骆驼无关。

 

  3、牛、马与地名。牛是广西居民的重要财产,历史上壮族“有牛为富”,对牛十分重视。与牛有关的一些地名中,或与牛直接相关,或指牧养场所。如田林县境有牛厂、牛垌、毛大牛、牛场坡,北海市有牛儿塘,宜州的小牛垌,天峨县的牛坪、牛岭,柳江县有牛洞,贺州有黄牛冲等。与马相关的地名也有一些,如藤县的马坡,建于1708年,因养马而名。此外,象州、贺州有马坪等。

 

  4、虎与地名。广西是华南虎的故乡,一些地名与人虎关系有关。如柳城的伏虎,灵川有黄虎坪,平乐县有老虎山、老虎脚、老虎岭、虎豹,钦州有老虎坪等。至于北海市的小老虎、大老虎,根据《北海市地名志》载,建于1874年,主要是因山林草丛中老鼠较多,原名鼠山,后改称为虎山,目的是取老虎吉祥之意。

 

  5、野禽与地名。历史上广西珍禽较多,不少地方曾是候鸟的栖息地,这在广西的地名上也有反映。藤县有野鸭冲、天鹅塘,资源有野鸭堂,桂平有鹧鸪坪,鹿寨有斑鸠等。

 

  6、海洋生物与地名。广西北部湾地区,当地居民靠海而生。海滨地区的一些小地名与海洋生物有关。如沙鱼湾,根据《北海市地名志》记载,建于1662年,原名叫鲨鱼湾,是因此处海湾常有鲨鱼而得名,后改今名。沙虫寮,主要是因当地盛产沙虫而得名。

 

  四、气候与地名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不大。但在北部湾地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较大,明清修撰的《廉州府志》称这一带多有飓风,为害甚巨。当地有一些小地名与此有关。如大浪头,建于1820年,是因为常受风吹,波浪大而得名;大墩海,建于1764年,原名叫大墩,即大沙墩,是因为防海潮而修筑的沙墩而得名。总的来看,这类地名在广西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