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

关于创建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长寿养生旅游特区的建议

2013-02-25 00:00:00  
【字体:

   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大化是都阳山脉长寿带的核心地段,区域总面积为1207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40万。该区域具有世界长寿之乡的著名品牌,具有世界珍稀的长寿养生环境和世界神奇的自然景观。为此,建议以东兰、巴马、凤山(即“3”)长寿金三角为核心,以天峨、大化(即“2”)为两翼,推行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建设,着力建成长寿养生、悠闲旅游、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带动性强的长寿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带,促进带动河池扶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
    一、建设长寿养生旅游特区是五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选择
    五县是边远大石山区贫困、少数民族贫困、老区贫困和库区贫困最为集中的区域,这是五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难题。建设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将有效地破解各个难题:一是有利于五县开展旅游扶贫综合开发,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二是有利于五县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中国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基地和新兴产业示范区;三是有利于早日建成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继桂林山水之后广西旅游产业新一极;四是有利于河池市东西部同步协调发展,融入“柳来河”区域一体化;五是有利于珠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粤港澳水源安全;六是有利于融入东盟、走上世界,助推广西“五区”建设和五县经济社会发展;七是有利于融入“两江风雷”百色红色旅游产业,推动红色旅游产业更快发展。
     二、创建长寿养生旅游特区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创建旅游特区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战略总体部署,有助于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其可行性有二:
    (一)创建旅游特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给河池发展定位的具体措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河池要重点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基地。2010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和广西“十二五”旅游规划,均把红水河旅游圈列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加以建设。
    (二)创建以巴马为龙头的(3+2)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将成为广西旅游产业新一极。以巴马为代表的“世界长寿之乡”是中国生命科学的活标本、前沿基地。依托这一金色品牌,创建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必将成为叫响世界的广西旅游产业新一极。
三、构建长寿养生旅游特区的对策措施
     (一)创建世界长寿养生旅游特区。要下大决心做大做强河池市长寿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造河池的长寿养生和文化旅游产业,强化共识,形成合力;学习借鉴区外设立旅游特区的成功经验,尽快向国家申请设立世界长寿养生旅游特区,并设立管理委员会,实现行政与旅游管理服务一体化。
(二)按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推进特区建设。要加快旅游特区建设,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依托巴马长寿养生金色品牌,把东巴凤长寿金三角(3+2)旅游特区建成集养老、养生、康体保健、旅游、度假、探秘、休闲及长寿养生食品的世界级长寿养生福地、国际异地养老基地、国际康体保健中心、世界有机长寿食品种植基地、长寿食品加工基地。
(三)突破交通瓶颈,加快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快开工建设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极早启动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尽快立项、规划和开工建设;争取大化至巴马修建标准一级公路,改造县际旅游公路,实现县县通一级公路、景区通二级公路以上;加快红水河黄金水道设施建设,贯通云贵,直航珠江,开辟大化至天峨乃至贵州新的水上旅游线路;要提升景点档次和品位为重点,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产业带动,实施“135”工程。以实施“135产业工程”为突破口,实施产业带动,努力打造旅游产业“航空母舰”:一是打造一部大戏:即打造1部以世界长寿文化为题材的大型民族风情音画诗实景剧——《长寿金三角》,借鉴《印象刘三姐》等知名文化品牌发展模式,赋予浓郁的休闲养生、健康长寿文化特色; 二是建设3个基地:即打造国际长寿养生基地、有机生态农业种养基地、绿色长寿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实施5大项目:即建设国际异地养老中心、国际康体保健中心,高端优质饮用水产业,壮、瑶中草药加工以及工艺品制造产业,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纪念商品开发等。
     (五)推行旅游产业管理“五个统一”,构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牌商标,特区生产出来的长寿食品,都冠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产品”品牌商标;统一技术标准,特区各县所有商品按同一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保证产品品质;统一市场价格,特区各县生产的特定旅游商品,进入市场后统一价格;统一产品加工,在产业规划工业园区内的指定企业加工;统一产品销售,建立统一的产品批发部。
     (六)招大商、引大资,打造世界高端长寿养生旅游基地。抢抓机遇,在招大商、引大资上下工夫,引进大型企业投资长寿养生旅游产业开发,培育成为推动河池发展的引擎;打破“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由特区管委会统一行使景区项目的策划、招商、协调、服务、监督、管理职能,切实抓好旅游项目的策划包装,为实施项目招商提供保障。
     (七)争取“六特”政策惠泽特区,推动长寿养生旅游产业提速发展。建议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六个特殊政策:一是争取特殊财税政策。争取自治区设立旅游特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养生及核心景点打造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中央和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适度向特区倾斜;二是争取特殊的投资政策。争取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支持特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自治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安排在特区布局,重大项目优先考虑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三是争取特殊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养生、旅游、健康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特区优先布局;四是争取特殊的土地政策。自治区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特区倾斜,特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等用地优先列入自治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自治区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园区进行基础建设;五是争取特殊的金融政策。争取设立旅游特区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发展股权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证券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六是争取特殊的人才政策。鼓励与发达地区开展人才交流,推进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培养高技能、适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