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

东兰县政协助推“文化惠民”工程实施 帮助群众找到致富“金钥匙”

2013-01-04 00:00:00  
【字体:

    东兰讯 “有了这些书籍和文化器材设备,在村屯发展种植、养殖业,遇到病虫害防治等各种疑难问题,通过翻翻书、看看影碟光碟就知道解决办法,不需要打电话或出门找人帮忙了。”这是在东兰县举行农村文化器材设备发放仪式时,获赠的40个行政村群众代表如是说的,这也是该县政协委员持续建言得到党政采纳落实和群众好评的结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东兰县政协把构建覆盖城乡、惠及村屯群众的公共文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参政议政的着力点。在开展的百名委员进村入户为民办实事好事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围绕如何做好“文化惠民”工程、帮助群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农村经济、走小康致富道路积极调查研究,并结合当前一些村屯仍然存在因离乡镇、村委会比较远,平时很难接受相关技术知识培训,在发展家庭经济时,常常因缺乏种养知识而带来不必要损失等,提出了“在全县机关单位开展为群众赠送科学技术书籍活动、扶持偏远山村建好公共图书室、在大村屯建设“农家书屋”、免费为种养大户发放相关文化器材设备”等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连续两年把“文化惠民”有关项目实施明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采取“县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文化部门牵头、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和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依托县图书馆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免费向群众开放;各乡镇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家书屋”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随时享受看图书、听讲座、学技术等方面的文化知识信息服务。二是以“文化建设年”为契机,在传统佳节及重大节日,组织村屯群众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据了解,2011年该县共完成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个村级篮球场、30个农家书屋和13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建设,共播放电影1700多场。2012年县“文化惠民”工程又投资1500万元在14个乡镇95个行政村实施“农事网办”工程,投资220万元实施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1000户的广播“村村通”工程,全县城镇乡村广大人民群众正享受着文化惠民所带来的喜人成果。                   (覃 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