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
来宾市忻城县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山乡沃野美如画 幸福生活踏歌来
——忻城县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张张笑脸质朴幸福……走进忻城县红渡镇龙塘村和马安村,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记忆里的乡村,乡愁中的田园,正在县政协的帮扶下,编织出美丽幸福的家园。
这是忻城县政协高质量推进定点帮扶工作的成果,更是忻城县政协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忻城县政协以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为契机,把政协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聚合力、添动力、增活力,谱写出一曲曲带着泥土芬芳的履职赞歌。
振兴路上的“政协方案”
2021年12月8日,对忻城县政协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来宾市政协系统“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交流现场会在忻城县举行。来宾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全市6个县(市、区)政协负责人与来自全市各个界别的政协委员,深入忻城县看成果、谈经验,提建议、出对策,共同探讨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一个地处大石山区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什么能受到全市政协系统的瞩目?
把目光投向忻城2541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答案便逐渐清晰: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县政协以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为契机,聚焦“三农”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政协样板”,推出做得实、唱得响、传得开的“忻城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忻城的乡村振兴工作究竟开展得如何?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中遇到哪些新情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些问题,都要在脚步的丈量中找寻答案。
基于此,县政协拟定10个子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全县12个乡镇开展调研,紧扣乡村振兴主题查病症、开方子,献良策、建诤言。
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和充分细致论证,县政协共梳理出10类30余项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利益联结的合作新模式,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南方牛都、三江口茧丝绸、澳湖肉羊等全产业链,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让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推行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打响‘一村一品’品牌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建议。这些带着深度、温度和力度的真知灼见,力透纸背,为忻城乡村振兴的画卷勾勒出清新动人的底色。
县政协还结合忻城实际,找准与乡村振兴工作联系紧密的切入点,通过提案办理、协商议政等,就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共召开协商座谈会20余次,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160余条,征求推动乡村振兴的“金点子”40多个,对20多件涉及“三农”的提案进行办理跟踪和成果总结。
此外,县政协在城关、红渡、思练、马泗、欧洞等乡镇协助党委、政府打造了“红糖小镇”“康养小镇”“丝绸特色小镇”等,建设了南方牛都、乐滩竹海、三寨沟生态旅游等精品项目,打造了六纳、古令、板客、板羊等10多个乡村风貌建设示范村屯,建成了“来宾市乡村振兴学院忻城分院”“广西忻城县古蓬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忻城县驰骋安全教育科普教育基地”“忻城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委员教育实践基地”等一批基地,形成了一批集住宿、研学、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景点,打造了“农业+文旅”“文旅+集体经济”的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典范。
一条条建议务实管用,一个个成果催人奋进。在2021年度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忻城县荣获“优秀县”称号;在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一类县综合评价中,忻城县获“好”等次。
割舍不断的“帮扶情结”
有些缘分,山海不能阻隔;有些情谊,金石亦难比坚。
金秋时节,距离忻城县城40多公里的龙塘村,桑树林、百香果园郁郁葱葱,与四周苍翠山林相辉映,层层叠叠的田坎、蜿蜒曲折的山乡小路,留下了忻城县政协机关干部的足迹。
“在县政协的大力帮扶下,我们村从‘空壳村’逆袭成为‘实体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的环境靓起来了……”说起龙塘村的变化,村党支书韦乐元的自豪和喜悦溢于言表。
红渡镇龙塘村和马安村是忻城县政协定点帮扶村。无论场景怎么变换,把帮扶村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始终是县政协不变的情怀。
近年来,忻城县政协累计争取协调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帮扶村的饮水工程、道路交通、村文化综合楼建设;发动政协委员捐资20多万元,扶助发展产业、资助困难学子;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好事100多件;经常性组织政协委员、农业专家到村开展科技下乡助农活动;通过“党旗领航+”活动,推动政协机关与村委党建协同共进互促,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同时,县政协通过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引导帮扶村结合本村实际,依托当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龙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9万元,马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02万元。
马安村村委会老书记莫金华回想起县政协结对帮扶,往事历历在目:“过去的这几年,是马安村发展变化最大的几年。现在我们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吃穿了,这是以前想也想不到的幸福日子。”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在县政协的帮扶下,龙塘村和马安村由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滞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发展前景广阔的美丽乡村。
百姓心中的“委员故事”
“感谢韦委员,感谢‘南方牛都’,这次收益一共12.6万元!”
在忻城县思练镇毛洞村,经过6—7个月的精心饲养,养殖户莫仁章与村民共办的合作社迎来第一批良种牛的收成。
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9头体型健壮的犊牛一一走上称量器等待估价。从收购方手中接过“真金白银”,莫仁章开心地笑了。
莫仁章说的“韦委员”就是忻城县政协委员、忻城中投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大卫;“南方牛都”就是由忻城中投牧业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
为让更多群众享受牛产业发展的红利,在韦大卫委员的倡导和引领下,“南方牛都”开创了“土地入股种草收益、千家万户养母牛、企业集中育肥牛”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合体,农户交一笔押金就能“借”一头怀孕母牛或者四五百斤的小牛崽,养到一定规模卖出去后,就能拿到1万多元。目前“南方牛都”已带动全县104个村民合作社、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1475户、5162人受益。“南方牛都”正成为委员企业引领大石山区群众奔小康和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乡村振兴,委员践行。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活跃着全体政协委员的动人身姿,传颂着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城南四点半课堂·政协委员工作室”每周末安排县政协教育界委员无偿为搬迁户的孩子提供亲情陪伴、课业辅导,减轻了搬迁群众看管孩子与工作之间的压力。今年已经开展活动25场次,服务儿童400余人。
“兰培文政协委员山歌传唱工作室”通过开展山歌培训、山歌传唱、文艺演出等活动,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40多场次,受众达3000多人。
在2022年圆梦助学志愿服务活动中,由县政协委员韦克照牵头成立的忻城鸣发爱心助学协会,为30名忻城籍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14万余元。
县政协委员、广西开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齐瑛大力投资建设“助农车间”,提供770余个岗位,让脱贫户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县政协委员侯理捐赠资金和物质50多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出资8万元参与资助高考成绩优异、家庭经济困难的忻城籍学子。
县政协委员蓝善志借助互联网打通脱贫村农副产品销售“堵点”,通过不断提高本土商品、特色产业的信息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使特色农产品销售量比以往提升了20%。
农业界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种桑养蚕、养殖肉牛等实用技术。今年已开展技术培训37次,受益群众2000多人。
在2022年忻城县政协委员企业结对帮扶集中签约仪式上,32家委员企业结对帮扶32个脱贫村。委员企业通过发展产业、资金支持、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帮扶脱贫村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
一场场活动,一件件实事,展现的是广大政协委员情系“三农”的炽热情怀,彰显的是委员们争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的时代风采。□ 记者 潘照春 通讯员 覃莉芳 黎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