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

自治区政协常委、百色市政协原主席周炳群——关于加快推动形成广西沿边地区“前岸中区后城”模式的建议

2017-04-11 00:00:00 作者:周炳群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字体:

关于加快推动形成广西沿边地区“前岸中区后城”模式的建议

□提案人 自治区政协常委、百色市政协原主席  周炳群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合作工作,大力推进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沿边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沿边地区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开发开放程度较低等突出困难和问题。2016年6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完善出边大通道、口岸、互市贸易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沿边重点开放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加工产业园区,推动形成“前岸中区后城”模式,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在2016年6月全区开放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要扩大沿边开放,推广“前岸中区后城”模式,构筑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彭清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沿边开放开发工作力度,大力推广“前岸中区后城”模式,推进沿边开发开放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此建议:

    一、按照“前岸中区后城”模式,编制出台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建设规划。“前岸中区后城”模式来源于深圳蛇口的“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就是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从而实现成片区域的整体发展。这一模式能够实现港、产、城联动,将政府、企业和各类资源协同起来,近年来在不少地方得到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十分值得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借鉴推广。我区提出的“前岸中区后城”模式,从最小范围来说,“前岸”可视为口岸通道监管区,“中区”可视为商贸物流区和工业加工区,“后城”可视为依托口岸就近建设的城市和乡镇(参见《广西“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纲要》)。而从大的范围来说,“前岸”应视为口岸区,“中区”应视为口岸后面的产业支撑区,“后城”应视为产业区后面依托口岸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和乡镇。口岸经济要发展,必须有口岸带动,必须有产业支撑,还必须有城镇提供科技、劳力、服务、保障等支持。我们在规划建设沿边开放开发重点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载体的时候,都应该按照“前岸中区后城”模式,作好建设发展规划,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前岸中区后城”模式,及早编制出台我区沿边开发开放建设规划,以指导沿边市、县做好口岸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发展等配套规划建设。在编制规划和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时,既要重视条件较好的市、县,也要重视地处偏远、开发开放程度较低的百色市,消除政策上的不均衡、不协调现象,给予百色市享受与凭祥、东兴等地同等的优惠政策,并把享受边境县待遇的德保县纳入建设总体规划。

    二、加强交通及口岸设施建设,强化“前岸”对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口岸相关配套设施落后是制约口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立足沿边开发开放需要,加大财政对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援助资金、优惠性质贷款、区域性投资基金和国内企业力量,加大对沿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和边境口岸、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加快推进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口岸对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加强通往口岸的铁路、高速公路、通用航空等互联互通设施建设,改善口岸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建设打通重庆、贵阳往百色、龙邦的高速通道,推进靖西龙邦口岸往越南河内的高速公路建设,提升昆明-那坡-靖西-崇左-钦州港-北海快速通道,加强连接百色境内那坡、靖西、德保三县以及凭祥与东兴市的便捷通道建设,加强沿边城镇与口岸之间的道路建设,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口岸交通运输网络。二是加强各个重要口岸、边民互市点的转运设施、查验场地、查验设施、监管设施等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各类商贸设施、物流设施、服务设施,切实增强口岸、边民互市点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一批重要口岸开放升格,推动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通道,推动岳圩口岸升格为双边性一类口岸,新建弄平口岸、新兴边民互市点等,为发展口岸经济、促进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大力发展沿边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中区”对发展的产业支撑作用。要立足沿边资源禀赋优势和地缘特色,加快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沿边重点开放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沿边地区进口原料加工生产基地、国内外商品展销中心、交通物流中心、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通关一体化服务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基地五中心”。依托重要口岸和边民互市点,建设仓储、物流、商贸、进出口加工等功能园区,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加工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沿边景区景点建设,打造和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大力发展跨境旅游、边关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以发展跨境商贸物流业为重点,加大沿边地区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标准化集贸市场、特色商品专业交易市场、新型农村商业中心、边民互市综合市场,形成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依托境外资源、能源、市场等,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农林渔产品、生物医药等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制造业;推进沿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沿边地区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农业开发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增强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产业支撑力度。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加强规划引导,在产业布局上尽量做到各有侧重、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雷同和同质化、一般化。

    四、加快推进沿边城镇化建设,强化“后城”对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沿边地区人气不旺,缺少城镇保障就难以发展得好。要根据沿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沿边地区城镇空间和功能布局,有计划地推进口岸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向边境地区有序转移,建设一批以跨境物流产业、进出口加工业为核心的口岸特色城镇。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不断改善边境民生,全面提升沿边地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及时修编沿边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中心城区、乡镇、行政村和边民聚居点布局,构筑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功能协调的沿边城镇发展带、口岸城市群。二要坚持彰显特色,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实际,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边贸城镇、旅游小镇、产业集中区等,重点抓好重要口岸、边民互市点(区)所在地城镇的扩容发展工作。三要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支持建设沿边城镇加工贸易企业职工公寓,健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周边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提升城镇的配套服务水平。

    五、大力推进服务管理改革创新,为推动形成“前岸中区后城”模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加大贸易便利化改革力度,优化沿边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层级、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推广区域通关一体化监管模式,加快电子口岸通关服务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通关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运输便利化以及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二是进一步深化与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贸易、物流、产业、金融、旅游、城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通关便捷、形象提升、经济繁荣的沿边经济带。三是积极引导边民组建互助合作组织,以集体组织的形式开展互市贸易,并实行“互市+加工”的运营模式,推动边民互市贸易由穿岸而过变为落地加工。四是争取国家放宽边民互市贸易商品限制和限额,扩大互市交易商品种类,将边民互市贸易每人每天带入的商品价值从8000元提高到20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