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

情系山村谋发展

2014-03-02 00:00:00 作者:陆振 来源:广西政协网
【字体:

    20多岁初为人母的韦凤兰,2012年四月初走出市政协机关,离开未满周岁的儿子,进驻田阳县那满镇新楼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山旮旯里的那满村,离县城数十公里,山道十八弯,一天来回让人心肠欲断。半年来,她把那份母爱深埋在心底,扎根新楼村,每天走屯串寨,摸熟村情,慢慢理顺工作思路,渐渐融入村里的工作生活,情系山村谋发展。
  韦凤兰是百色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科长,2012年3月根据百色市《关于下派2012年全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通知》精神,提任科长后被组织派选驻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从机关到农村,如何开展工作?韦凤兰想,首先要深入调研,理清工作思路。她利用将近1个月的时间,深入群众,召开村组屯干和党员会议、集中群众座谈、走访农户等,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民情日记,充分掌握新楼村的基本情况,细致了解群众之所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新楼村“九分石头一分土”,庄稼种在石缝中,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群众生产生活极为艰苦,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全村16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有378户1464人,其中特困户42户172人;耕地面积730亩,全属旱地,人均不足0.5亩;村党支部党员37名;劳务输出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自然条件恶劣,耕地面积少,产业单一低调是制约新楼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如何为新楼村谋划发展?根据新楼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韦凤兰组织村“两委”认真研究制定了《那满镇新楼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和《那满镇新楼村2012年工作计划》,明确了新楼村五年发展路子,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那满镇新楼村调研报告》。
  思路决定出路。韦凤兰决定做好“山”的文章,因地制宜,挖掘优势产业。一是抓好竹子产业发展。目前新楼村累计种植竹子面积已达1万多亩。她要继续鼓励群众扩大竹子种植面积,到2015年竹子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针对村里对竹子加工产业缺乏规范管理的实际,她组织成立了竹子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对竹子深加工的组织管理工作,抓好竹子深加工,整合新楼村甚至邻近村的竹子资源,做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打好品牌,争取让产品走出田阳、走出百色。二是引进优质水果品种。动员群众连片种植红蜜柚100亩。目前,该产业进行顺利,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认可。三是抓好玉米套种穿心莲工作,示范种植100亩。四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鼓励村民根据自已家庭实际情况,养殖本地土鸡。目前,年出栏达100羽以上有3户,年出栏有50羽以上有10户。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民生和村容村貌的一项重要工程。韦凤兰统筹安排,多请示汇报多联系,忙得不亦乐乎。一是协助县相关部门做好道路建设工作。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完成驮或屯540米的道路硬化、陇桑屯1000米道路硬化、陇烈至驮九屯(村部)村级路建设项目、新楼村驮或屯至新生村驮雁屯2公里道路改扩建项目。二是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县组织部、文体局的支持,筹集资金,进行村部办公楼内墙装修,添置乒乓球台等文体器材,活跃村民健身运动。三是争取资金,改善村委办公条件。努力争取后援单位支持,筹集到3万元资金购买村部办公桌椅5套、档案柜3个、电脑2台、复印机1台、打印机1台、电话机1部等办公设备。
  做好贫困群众的帮扶工作,韦凤兰倾注真情。去年“七一”前夕,她结合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主动向“娘家”求援,得到援助。6月29日,在市政协主席周炳群带领下,市政协机关党支部48名在职党员到村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结对对象面对面座谈,并看望慰问了部分贫困党员和特困户,为他们送去了大米、面条等价值10000多元的慰问品。此外,她尽个人能力,关注特困户和留守老人。新楼村留守老人较多,为了能让留守老人和特困户感受组织关怀和人情温暖,韦凤兰每个月抽出个人10%的工资,购买面条、大米、食用油等物资慰问留守老人和特困户。到目前为止,共抽出个人工资1000余元慰问12户特困户及留守老人。
  如今,新楼村变了,犹如村名一样名副其实;韦凤兰没有变,她依然乐观,在她的心里,也许装的是新楼村的发展,还有新楼村的百姓。旮旯山村里晨曦与暮色中的袅袅炊烟,熏不黑她那灿烂的笑脸,她爽朗的笑声和坦诚的话语,在她驻村后,把新楼村和市政协联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