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

玉林市政协协商建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23-05-13 08:42:00 作者:刘乔芳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玉林市政协协商建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客家山歌最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爽朗、纯朴、热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桂南采茶戏曲,近日在玉林市政协开展的“传承多彩非遗,增强文化自信”全媒体协商现场再一次展现,载歌载舞的精彩表演深深地吸引了现场的政协委员和嘉宾。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如何在新时代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建言的重点之一。为此,玉林市政协紧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邀请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协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诤言、献良策。
 
  加强传承保护 把非遗“护起来”
 
  玉林市政协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发现,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个门类、8300多个项目资料,桂南采茶戏、啀戏、广西八音、鹩剧、狮舞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372个。如何系统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现场的委员和嘉宾展开了协商对话。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禀赋独特,是一张‘金名片’。”玉林市政协常委、博白县政协主席詹博认为,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都凝结着先辈的心血和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继往开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他建议,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采集工作,通过图文、声像、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原真性、完整性进行保护;深度挖掘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体现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传承,人才是关键。”在玉林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梁兴波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承载着其核心技艺的延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保护传承人。但经过调研发现,玉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继乏人,老化现象严重。他建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定期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人员进行轮训,大力培养传承保护、设计创新人才;表彰奖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并把博白芒编、茶泡、剪纸、鹩剧、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融入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中。比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林铜錾刻传承人吴坤让玉林高中学生在课余时间体验传统工艺铜錾刻的艺术美,让学生的思想和品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打造特色品牌 让非遗“活起来”
 
  “活在当代的非遗,才是有生命力的非遗。”协商中,委员们一致认为,要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与现代之美融合,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连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与新场景中焕发独特魅力。
 
  近年来,博白的芒竹编织、玉林牛巴、玉林牛腩粉、陆川铁锅、石南小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益与群众生活找到连接点,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没形成品牌化,市场竞争力不强。
 
  玉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赵堂华对此作出回应,下一步,玉林市将重点打造以“八桂先驱朱锡昂”“绿珠女传奇”为代表的“林有戏”;以玉林羽毛画、玉林铜錾刻为代表的“玉林有礼”;以玉林牛巴、玉林牛腩粉为代表的“玉林美味”以及以玉林正骨水、北流沉香为代表的“玉林养生”等一系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让群众共享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
 
  博白县政协委员、博白县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主任吕光东建议,积极探索“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民宿”等发展模式,大力研发陶瓷、芒竹编织、羽毛画、铜錾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作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民宿、主题酒店,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博白的杂技、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和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乐中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魅力。
 
  传播优秀文化 让非遗“火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时间、不同渠道都能了解和体验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不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自信?这是一个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
 
  此前,玉林市政协调研组在调研发现,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过于传统单一,知名程度不高,社会关注也不多。比如,桂南采茶戏、啀戏,说唱以客家话为主,要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现场协商的委员们认为,首先要创新传播方式,对传统戏剧,利用抖音、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宣传推广,在说唱上除了地方方言外,增加普通话、粤语、客家话等多种语言。其次,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节点,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村、进社区、进景区等主题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此外,还要通过不断包装、提升和推介,进一步开拓国内国外市场,让博白芒编、北流陶瓷、博白杂技、州珮功夫、十八路荘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协商中,委员和嘉宾们的真知灼见汇聚成推动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发挥当代功用,走入人心、走向未来的滚滚洪流……  □ 刘乔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