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

农工党玉林市委会:关于促进我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

2015-05-28 00:00:00  来源:玉林政协
【字体:

    近年来,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职能部门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宗旨,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我们发现,当前我市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和原因如下:

    1、整体身体体质水平较低。相关部门对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规模调查表明:接受调查学生虽形态发育水平提高,但普遍出现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学生肥胖检出率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2、学校体育未能得到应有重视。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很多学校依然无法真正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许多基层学校,缺乏专业体育老师,缺乏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配备的体育器材质量也较差,加上怕出安全事故,技能训练难以落实。一些学校过度追求高考升学率,高中的体育课很难得到保证,这些都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3、课余文体娱乐活动较为单一。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改变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重视不够。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会放任子女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学生除了参加学校的体育课外,基本很少参加其他文娱活动。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很多学生除学习时间外,长时间在家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很少外出活动。这些行为最终造成孩子营养结构不合理,体质健康和生长发育欠佳,也成为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

    4、心理问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无论哪个年段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嫉妒、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市不断注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化要求较高,相比其他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显得较为单薄。

    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的支撑,需要社会投入的保障,更需要全社会重视的氛围。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校内外体育锻炼。一方面,学校要开足上好体育课。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保体育课高质量教学和教育部规定的学生每天必需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体育设施的公益性作用,推动市内相关体育健身设施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为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同时,街道、社区要不断改善社区内体育活动设施,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活动条件,并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尽量多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或比赛。
    2、加强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要合理充足配备各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配置和编制。社会各界要共同引导孩子们快乐运动,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重要职能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3、建立完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市、县(区)卫生部门要负责落实国家有关学生健康政策,并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价与分析,对学生健康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教育部门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加强工作评估,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4、切实加强和创新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大心理专职教师配置力度,加强普通教师心理学培训,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建立健全“预防、预警、干预”三级系统,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学生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5、唤起全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在改善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的道路上,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倡导“健康第一”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模式。学校要充分发挥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社会的合作,努力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家庭要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各种校内外体育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要加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引导公益广告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唤起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关注,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健康的良好氛围。同时,可鼓励心理健康志愿者组织定期到学校或社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