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

遵循规律 积累发展——对容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调查

2009-07-21 00:00:00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 本报记者  农战耀  李勇南

    容县毗邻广东,是广西最大的侨乡。容县经济开发区地处县城南郊,昔日荒芜的土地上,如今已是道路纵横,厂房林立。

    在新桥、瑞众这两家农机公司,记者看不到一辆库存的农用耕整机,公司负责人说,现在是政策好,产品供不应求。容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清辉指着对面两幢高大的标准化厂房:“这是江苏无锡晶石电子科技集团投资4亿元建设的晶石科技、晶辰电子公司。面对金融危机,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普通电视的高压包转产液晶电视的配套产品,扭转了被动局面。”作为容县工业经济的聚集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经济开发区,目前,共有入园企业98家,初步形成了电子元器、林产化工、食品制药、机构制造、陶瓷建材等优势产业,并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如何加快承接东部产业,容县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把握产业梯度转移,实现累积效应 
   
    容县电子企业产品多为电器配件,如:家电小变压器、电视机高压包、手机喇叭、电脑排线等等,属来料加工、配套加工的阶段,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低。这也说明从东部转移来的产业多为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为,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梯度。当发达地区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以及产业升级的压力,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不断提高,必然把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容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认识到并遵循这一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抓住这种梯度推进的机遇,鼓励外来企业进园办厂,建立生产加工点,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带动经济发展,经过累积效应,再向更高层次产业转移。李清辉副主任说:“产业的承接促进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带动了服务业,更为重要的是为下一轮产业链的招商打下了基础。”今年上半年,容县电子产业实现产值2.03亿元,增长86.24%,并提供近15000个就业岗位,晶辰、晶石等主要企业国内订单增大,企业发展迅速。

    用“工业房地产”理念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打造产业集群
   
    容县通过政府出资示范,引导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建设标准厂房,然后出租或卖给投资商办厂的办法,成功探索出“工业房地产”模式推进开发区建设,大大激活了民间资本,集约利用了土地,又为加快接纳转移产业提供了可靠保证。如政府通过财政注入的方式投资400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5.5万平方米,采取先租后卖的方式租赁给晶石公司使用。目前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政府示范极大提高了投资者投资建设“工业房地产”的信心和决心,仅在去年就投入各类资金3.5亿多元,竣工标准厂房32万多平方米,入住标准厂房企业达30家。

    实行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可以使产业内整体交易成本最小化,有利于形成专业化规模经济。如在晶石、晶辰两个电子龙头企业带动下,吸引了新光盛、立盛、浩润等一大批电子成品生产和配套企业落户工业园。目前,开发区电子企业共有31家,计划总投资18亿元,现已投产25家。电子产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药等发展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单一向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标准厂房建设、产业链招商、配套招商形成了开发区工作机制的新特点。

     坚持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高峰容洲人造板公司,满载高中密度板的车辆不时驶出厂房,把产品销往各地。据悉,该企业也是容县纳税大户,为了企业顺利落户,容县种植了30万亩的速生林,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开发区管委会的同志说,公司所需的化工品全部从外地购进,加强节能减排,你看,厂房外围的山坡都是苍翠的树林。容县在承接东部产业工作中,做好各园区功能的规划和项目的筛选,项目如果不能进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同样不引进。他们认为,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把小康生活停留在“经济增长”的层面,不仅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还将伤及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上,容县用城镇化的方式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强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通过工业化引进企业,通过城镇化留住企业。容县工业企业进入今年4月份以来,企业普遍平稳回升,工业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55亿元,同比增长20.5%,工业经济的发展强力推进容县城镇化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