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时政动态 > 正文

时政动态

春风浩荡满目新 不负韶光万里程

2018-04-23 08:28:09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春风浩荡满目新 不负韶光万里程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之际
 
       春和景明,万物生长。春天,一个辛勤耕耘的季节、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个雨露恩泽的季节。勤劳质朴的壮乡儿女,始终把领袖谆谆教诲放在心上,方向明,信念坚,在寥廓的天地间挥洒汗水、收获幸福,沐浴着浩荡春风,满怀豪情地前行在新时代的春光里。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的春天——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西视察,在北海、南宁等地,深入港口、企业、重点项目、创新示范基地和文化单位,考察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地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的建议和期待。
 
       “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发表重要讲话,在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基础上,又对广西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希望广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扎实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西篇”,是做好富民兴桂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为广西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一步紧跟一步行、撸起袖子加油干,着力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打好精准脱贫这一硬仗、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动力、发挥生态环境这一优势,加快推动开放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向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以新时代广西发展新成绩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壮乡人民的关怀厚爱。
 
       在新时代的阳光照耀下,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广西,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一周年为契机,对“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进行再学习、再推进、再落实,进一步迸发出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牢记领袖嘱托,肩负光荣使命,以最扎实的行动落实“五个扎实”新要求,5600万壮乡儿女正奋进在新时代幸福的大道上。
 
       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
 
       在南向北联东融西拓上下功夫
 
       橘黄色门机高高矗立,北海铁山港又迎来了忙碌的一天。“以前淡季平均一天仅工作两三个小时,现在几乎天天是旺季,从上班一直干到下班,很忙碌很充实。”铁山港作业区门机操作员周斌兴奋地说。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伍君贵也深有感触:“从去年9月口岸扩大开放后,我们的货源服务范围扩大了,从原来服务临港的四五家企业,增加到目前的十几家企业。”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为广西“向海而兴”指明了路径。一年来,广西立足向海经济,紧紧抓住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多式联运体系,2017年全年港口吞吐量实现2.19亿吨,增长近7.2%,突破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0%的高速增长。
 
       铺开地图,审视广西,区位“得天独厚”: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走两步就是东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沿海、沿边、沿江,通往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等区位优势并没有完全“变现”成广西的发展优势。
 
       居安思危,广西奋起突破——
 
       从无到有、从概念提出到常态化运行、从区域间合作到产生国际影响力,短短一年时间,经广西出海出边的中新南向通道,就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究其原因,首先得益于中新国家层面和沿线各地大力支持,同时也在于广西敏锐地捕捉到良机,主动赴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份对接洽谈,为落实“三大定位”找到了有效抓手。
 
       为建设好中新南向通道,作为海铁联运的中转枢纽,广西着力调整沿海铁路货运价格,从去年7月1日起,沿海铁路总运量九成以上货物运费均不同程度下降,集装箱每吨每公里降价幅度达20%,北部湾港实现与上海港起步海运费同价。与此同时,桂渝黔陇四地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共同签署支持中新南向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推动南向通道通关一体化。
 
       如今,这条北联“一带”南接“一路”、有新时代“国际灵渠”之称的南向通道,正在成为中国西部企业越来越看重的新通道。“我们公司许多货物改变了货运线路。”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物流部负责人说,“以往是沿长江水运到上海转运东南亚,现在则选择走铁路南下广西北部湾港出海至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整个运输时间可节约20天!”
 
       “11国搭台,19亿人唱戏,70亿人喝彩。”经过14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久落户南宁的东博会服务范围从中国-东盟“10+1”拓展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10+6”乃至更大区域,成为增强政治互信、推动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有效公共平台,成为广西最闪亮的名片。目前,广西与东盟进出口年均增长23.1%,占全部进出口的53.6%,总量排全国第13位、西部第1位。
 
       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广西在持续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合作的同时,深度整合区位、政策等优势,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海”的潜力得到释放。不断创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体制机制,全力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生产总值增长3.1倍,财政收入增长4.5倍,进出口总额增长8倍。北部湾经济区,已跃升为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龙头。
 
       “江”的活力充分激发。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向先进生产力靠拢,与周边省份对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2013-2017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2万多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边”的文章扎实做足。在口岸开放、边境贸易、人员往来、通关便利化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去年全区加工贸易突破100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建成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发展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今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先后到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调研,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过的地方走了一遍,研究谋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立足国家战略大局,跳出广西看广西,棋局豁然开朗:广西要以中新南向通道建设为载体,内聚外合、纵横联动,在南向、北联、东融、西拓上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实效。
 
       打通一条条坦途,今天的广西不再为山所阻、为路所隔;借助一个个开放平台,广西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全方位展现;建立一套套机制,广西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空间越拓越宽广,成果也必将越来越丰硕。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广西正坚定不移地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全区开放发展的优先方向,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下更大力气,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的核心示范区,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打好精准脱贫这一硬仗——
 
       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广西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严峻挑战。
 
       “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广西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狠下“绣花功夫”,注重精准施策,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宏伟的事业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担当。从革命老区到桂北山区,从滔滔西江畔到桂中腹地,广西掀起精准脱贫攻坚战,旌旗猎猎,战鼓雷动。
 
       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9万,年均减贫12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下降到7.9%左右……过去5年,广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特别是2016年,广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区共有111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脱贫人口数位列全国第一,减贫速度排全国第二位。
 
       “近年来,广西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夯实。”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蒋家柏介绍,2017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全区净增贫困人口22.8万人;建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信息员队伍,每个贫困村落实一名专职扶贫信息员;加强“一帮一扶”工作,全区共落实52.3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选派5000名第一书记和3.4万名干部驻村帮扶。
 
       产业发展是群众脱贫的基础。去年我区各地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80多亿元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县级“5+2”和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每个县(市、区)确定5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村从本县5个产业中选择3个产业,集中力量、持续扶持,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山地流转有租金,在基地打工有工资,一下子让我轻松多了。”藤县石塘村村民邹结连对记者说,她早年丧夫,自己带着一个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生活很艰难。自从村里发展油茶和水生植物项目后,她把20多亩山地租给油茶基地,每年得到2000多元的收入;在水生植物基地做工,每天收入80元,再加上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年人均稳定收入超过1万元,去年脱了贫。
 
       深贫地区的上林县,依托国务院扶贫办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配套建设本县实训基地,通过培养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孵化一批企业,带动一批群众脱贫致富。国务院扶贫办专门在广西召开现场会,“上林经验”成为全国亮点。
 
       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区还有246万贫困人口,有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490个深度贫困村,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艰中之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做好脱贫工作,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鹿心社书记到任伊始,就专程到百色市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在科学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指明了再出发的路径和方向。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区脱贫攻坚工作。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广西正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以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为重点,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突出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粤桂扶贫协作“五场硬仗”,确保再战再捷,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在全面小康征程上掉队。
 
       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动力——
 
       加快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改革大潮奔涌,广西如何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答案的关键,蕴含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中。
 
       坚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是广西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2015年自治区政府以“两张清单”的形式,分两批向社会公布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14个部门的权力事项精简了1505项,精简比例达54.7%;2016年广西进一步厘清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将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合二为一实现“两单融合”,共取消和下放权力事项238项,明确43个部门权力事项2499项、共性权力11项,明确与行政权力对应的责任事项1.8822万项。
 
       与此同时,广西在全国还较早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创新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六证合一”商事制度,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的市场主体达1700多个。
 
       “通过减少和下放权力事项,推动简政放权,促进政府‘做减法’,推动市场‘做加法’,广西筑牢了政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制度笼子,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刘宏武告诉记者。
 
       如今的八桂大地,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闯关夺隘动力澎湃。正是得益于大刀阔斧地推进各领域改革,一大批广西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西部12省区市、全国8个边境省区中排名第一,并创造了第一个人民币与越南盾特许兑换业务试点、第一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第一家跨境保险服务中心等三项“全国第一”,为其他沿边省份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广西经验”。
 
       建成百色、来宾区域电网,一举打破了困扰广西多年的铝产业用电成本过高“瓶颈”。以百色为例,区域电网建成后,每度电的价格由0.6元降至不到0.4元,每吨电解铝降低成本2000元左右,为铝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创造有利条件。该市铝产业发展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已停工的铝深加工项目逐步恢复建设。
 
       广西沿海铁路不合理的运价机制,在经过10多年的呼吁和争取之后,也终于得到了解决。目前,广西沿海铁路已统一取消了沿海铁路公司管段内的每吨固定基价,沿海铁路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从广西出海”成为西南货物的首选,广西出海大通道呼之欲出。
 
       在凭祥建成全国第一个国检试验区,实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的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在确保疫病疫情和质量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边境贸易“快验快放”和“优进优出”,打破了检验检疫几十年来对边境贸易监管的常规惯用做法。
 
       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革、财税改革、电力体制改革、金融改革……一项项聚焦解决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新动能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渐次开花。
 
       4月15日,南宁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在南宁建设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实现科学技术向产业化应用快速转化。“没有创新就没有南南铝的今天。”南南铝董事长张振宇信心满满。
 
       “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已占公司全年总销售量近50%。”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南南铝的嘱托,该公司以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实现“鸟枪换炮”的重要推动力。
 
       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在广西,上至大型国企,下到中小企业,创新可谓无所不在,结出累累硕果:柳州汽车产销量去年双双突破250万辆,玉柴5年来共推出超过60款全新的发动机产品,柳工产品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杂交稻优质化育种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广西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谋划筹备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挥生态环境这一优势——
 
       走出广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河水清清、美人蕉自在绽放、游人络绎不绝——从一条臭水沟成功变身“网红”景点的南宁那考河,喜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那考河时曾用“流连忘返”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并赞许“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那考河的华丽转身,是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但绝不是全部。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也是广西的优势所在,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能把八桂大地建设得更加和谐美丽。
 
       “清洁”起跑,“生态”接力,跃上“宜居”,冲刺“幸福”……两年一大步,八载梦可圆。为巩固和扩大良好生态优势、创造良好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
 
       青山绿水间,一场深刻的“美丽变革”悄悄重构广西乡村。
 
       沿袭黄砖裸露的“土气”、“吞”型格局的“老气”,美丽乡村建设修旧如“旧”,保持村庄传统格局肌理,充分体现丰富多彩的民族、乡土建筑特色,“老”村庄重获“新生”。
 
       全区14万多个保洁队伍活跃在18万多个自然村;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要我清洁”到“我要清洁”;农村沼气“全托管”,既解决沼气原料不足和规模养殖场排污难,又满足有机农业对有机肥的需求……洁净、生态、富裕、文明的理念渗透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活了观念、活了人。
 
       一二三产业融合,赚钱效应全方位实现。观光农业、有机农业、清洁能源、农家乐等一批农村新兴业态,挥笔添色,发展良好,仅乡村旅游一年就给全区农民带来300多亿元收入。
 
       美丽广西的幸福画卷里,美好生态是底色。目前,广西森林覆盖率62.2%,跻身全国最绿省区前三强。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西不仅近岸海水质量全国最优,而且地表淡水、空气质量在全国也居一流水平。
 
       如今,广西的金字招牌,开始变为经济“金牌”;良好生态这笔看家本钱,迅速变为“发家”资本,成为发展优势:林下经济在全国开路领跑,养殖业掀起生态养殖旋风,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绿色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广西正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人民群众幸福感高的绿色发展之路。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
 
       实践充分证明:这些年来广西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最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广西改革发展把关定向、谋篇布局。
 
       实践充分证明:这些年来广西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得益于自治区党委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实践充分证明:这些年来广西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认真真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扎扎实实抓落实。只要人人践行“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的理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矛盾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退缩,就一定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春风浩荡满目新,不负韶光万里程。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5600多万广西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执着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富民兴桂事业,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交上新时代的优秀答卷。□陈贻泽 董文锋 魏 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