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今日头条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4-09-12 08:32:00 作者:刘志国 包松娅 牛忠磊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述评之三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新时代新征程目标任务,对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出进一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 坚持党对政协协商的全面领导
 
  协商民主作为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进一步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深深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确保协商民主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广泛深入开展协商,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党的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2022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作出部署,强调要通过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政治协商正确的政治方向。《条例》明确:政协党组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政治协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上级党委、同级党委工作要求,依规依章程组织开展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要协商活动报经党委批准,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向党委报告”,“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引导委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协商职责,切实提高协商能力,发挥党员委员在政治协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2014年以来,全国政协每年都广泛征求全国政协委员、各党派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地方政协、有关部门等关于协商议题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报中共中央批准后执行。这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和改革举措,确保了政协协商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从2014年起,党中央每年听取全国政协党组等工作汇报,这是加强党对政协协商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每年都应邀出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同委员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2年参加政协联组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政协更好协商履职指明努力方向。
 
  ……
 
  ■ 把协商民主贯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全过程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一个大格局,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来做。协商民主体系主要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七种协商渠道。其中,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台盟中央原副主席田富达曾回忆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的场景:中南海怀仁堂里,穿长袍的、穿西装的、穿军装的、穿中山装的……说汉语的、说英语的、说客家话的、说蒙语的、说藏语的……大家的掌声持续不断。我的手掌都拍红了,回到住处才感觉很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扎实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筹备、开展、成果运用和反馈等全流程各环节作出规范;落实中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不断提高协商式监督质量;加强和改进提案、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效提高各类经常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
 
  围绕“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全国政协将协商民主贯穿决策实施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体现到履职全过程。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全国政协通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积极建言献策,把各界人士的智慧汇聚起来,不少意见建议得到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全国政协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加强宣传阐释、广泛凝聚共识,并通过视察、调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持续建言资政。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全国政协按照计划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10个专委会围绕“十四五”规划在各个领域的工作重点,每年选择一个角度持续进行协商式监督。
 
  人民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促团结的特点和优势。
 
  ■ 多措并举提升协商议政质量
 
  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民主内涵更加深厚,形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人民政协积极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
 
  全国政协着力在丰富协商形式、优化协商程序、提高协商能力上下功夫,坚持完善协商内容与丰富协商形式一体谋划,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科学选题,努力做到议题选择准、调查研究深、协商内容实、议政质量高。
 
  ——规范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流程,制定实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报请党中央批准后实施。2023年,十四届全国政协认真实施党中央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举办各类协商活动94场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召开3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就“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举行2次专题协商会。围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快社会适老化改造等“十四五”规划和相关领域工作重点问题持续跟踪监督,助推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丰富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逐步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
 
  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首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此后,每年双周协商座谈会聚焦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话题,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坦诚交流、广泛协商,推动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人民政协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
 
  2019年,全国政协创设专家协商会,针对一些重大复杂问题邀请部分委员、专家进行范围较小的前瞻性研究。
 
  十四届全国政协进一步提高调研议政质量,对协商议政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和优化,在“深、实、细、准、效”上持续用力,探索建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跨专门委员会的专题研究制度,针对协商议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组织力量跟进研究,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
 
  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十四届全国政协不仅先后召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等双周协商座谈会、“发挥港澳在我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远程协商会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协商会,期间还开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考察调研、“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专题调研等,持续围绕“十四五”对外开放重大举措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收到有关提案1700多件、社情民意信息2100多篇,推动调研考察不断深入,协商议政水平有效提升。
 
  ——扩大协商参与面,提升履职便利度,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把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上,打破时空限制,有效解决了年委员、季常委的问题。
 
  2018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正式上线,初步实现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移动平台随时建言献策、交流讨论、提交提案。
 
  十四届全国政协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扩大了协商议政活动委员参加范围——每次常委会会议邀请50余名政协委员列席;双周协商座谈会和远程协商会,除按会议议程确定的出席委员外,还根据议题另外邀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委员和专家学者列席,大家非常珍惜每一次在政协议政建言的机会,踊跃发言、深入交流。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提升协商式监督实效,把监督性调研、视察同专题协商会、界别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等贯通起来,将协商贯穿于确定监督议题、调研了解情况、形成监督意见等全过程。
 
  2023年,十四届全国政协继续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10个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推荐21名委员担任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30名委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10名委员担任公安部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同其他监督形式协同配合、协调贯通的工作机制。
 
  人民政协坚持提高协商本领与增强协商实效相互促进,在广集众智的深度协商中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在同心同向的真诚协商中有效增进各方共识,有力彰显了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独特优势。
 
  ■ 健全协商制度机制提高规范化水平
 
  工作制度机制建设是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政协工作的重要文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为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和中央文件精神,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强化制度集成、抓好制度落实、严格制度执行,增强规范性,减少随意性,做到开展工作有计划、能落实、可评价,实现顺畅衔接、闭环运行,形成正向反馈、良性循环,更好体现制度优势、发挥制度效能。
 
  ——建立健全以宪法和政策文件为依据,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
 
  十四届全国政协围绕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协商议政、谈心交流、新闻宣传、委员读书、机关建设等工作,截至2024年3月制定和修订87项制度;严格制度执行,梳理汇编全国政协层面57项、机关层面171项制度,对重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全国政协机关抓好配套制度建设,推动政协履职更加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
 
  ——坚持和完善组织管理和内部运行制度,建立健全主席会议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工作、常委提交年度履职报告、党员常委履职点评等制度;建立主席会议成员牵头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的工作机制。
 
  2023年11月,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审议通过。修订后的提案工作条例,更好地体现了不调研不提提案、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等要求,为与时俱进推动提案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强化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完善凝聚共识平台载体,组织政协委员宣传阐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健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完善政协组织委员、委员引导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
 
  2023年,十四届全国政协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委员履职尽责的平台和渠道;创办“委员科学讲堂”,开展“科普万里行”“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和医卫、体育、文化、科技“下基层惠民生”等活动,引导广大委员担当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
 
  ■ 积极培育协商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坚持在协商中“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进参与协商各方意见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
 
  “建言者虽在千里之外,却如身临其境;相关部委领导同志适时回应答询,或者吸收采纳,或者释疑解惑,或者带回研究,大家态度认真、互动深入,展现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优势和魅力。”参加过全国政协远程协商会的多位委员对网络议政感受颇深。
 
  ——注重协商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要坚持健全协商规则与培育协商文化同步推进,优化协商流程、创造协商氛围,做到坦诚相见真协商、聚同化异善协商、交流沟通深协商。
 
  参加全国政协读书群“家庭教育问题读书交流七日谈”的数十位政协委员感受深刻,“作为公共选择事项,很难求得所有人认同和满意,但通过商量能够让更多参与者理解和支持,这就是协商民主的功能价值所在。”
 
  ——强化政协协商的互动交流,推动政协协商有来有往、层层深入,真正商出特色、商出办法、商出共识,更好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全国政协优化会议发言环节,增强会议互动交流频率,增加发言交流密度,鼓励各方在深入沟通、平等议事的基础上进行彼此倾听、达成共识。
 
  75年来,人民政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商文化、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灵活多样的协商形式和不断丰富的履职实践,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出重要部署。人民政协要认真落实健全协商民主机制的任务要求,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刘志国 包松娅 牛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