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动态 > 广西政协动态 > 正文

广西政协动态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2022-09-24 08:16:00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杨正川常委代表民建广西区委发言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持续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强和改善边境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民生福祉,有助于更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此,建议:
 
  一、规划建设“广西沿边现代经济带”,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其“形”。建议向国家争取边境地区特殊土地政策,规划建设“广西沿边现代经济带”,引导“口岸城市+特色产业小镇+边民村”沿线联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
 
  二、着力打造边境特色产业,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其“感”。大力支持和引导边境地区利用好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主动推动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化、出口商品本地产业化;根据边境地区常年通关的“企业目录”和“产品清单”,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吸引内陆地区产业向边境地区转移。
 
  三、积极破解边境地区教育、医疗和养老难题,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其“效”。建议:积极推广“凭祥经验”,通过远程多教室互动教学平台,提高边境教学点教学质量;借鉴“那坡做法”,强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县域医疗资源真正下沉乡村,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结果互认;在“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加快推进边境地区农村医养融合步伐,通过医养融合来解决失能老人看病护理难题。
 
 
何敏常委代表农工党广西区委发言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运用,是各地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竞逐的“新赛道”。为此,建议:
 
  一、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谋划建设民族工作一体化服务管理支撑平台。围绕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突出加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等领域智能监测和智慧管理,强化示范区建设动态感知和立体管理服务体系。
 
  二、围绕民族事务治理方式变革,谋划架构移动公共服务、工作管理、监测评价等多元化应用端口集成。按照“大场景、小切口”,在民族工作一体化服务管理支撑平台搭载移动公共服务、工作管理、监测评价等多元化应用端口。动态化、数字化、智能化呈现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的实效,数字化、智能化精细感知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脉搏”。
 
  三、锚定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目标,不断激发数字化转型在示范区建设中的裂变效应。抓好数据化、智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深度结合,驱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方法、机制、手段重塑性变革,力争建成一批管用、实用、可复制推广的场景应用,形成一批具有广西辨识度、全国引领性的标志性成果。
 
 
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曹坤华发言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青少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群体,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建议:
 
  一、建立健全体系机制,一体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将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对各学段落实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出制度化的安排。
 
  二、加强教学研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实践转化、见行见效。遵循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规律,从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出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之中。
 
  三、建立健全教育效果评估与考核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建立健全教育效果评估与考核机制,逐步建立“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新动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智力支撑。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德育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源头储备。
 
 
自治区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邓金玉发言
强化地方立法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示范区的保障作用
 
 
  广西是唯一尚未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地方性法规的自治区,未能明确界定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等。为此,建议:
 
  一、健全完善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相关配套法规。建议将自治区党委出台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进新时代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上升为地方法规,成为广西各族群众的行为规范。
 
  二、明确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职责,保障相关民族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进行修改,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建议广西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保障有关民族法律法规在我区实施。
 
  三、加强执法检查和评估,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进一步发挥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健全完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考评考核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
 
  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各族群众法治素养。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场所等,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自治区政协常委,桂林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丽华发言
深入开展政协委员随访活动
积极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献计出力
 
 
  桂林市政协把开展委员随访活动作为投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的具体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此,建议:
 
  一、把握根本保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注重在少数民族青年中培养发展党员,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服务联系民族群众制度。
 
  二、加强宣传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在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医院、车站等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努力把人心聚得更紧、把共识铸得更牢。
 
  三、拓展广度深度,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打造“民族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帮助各族群众融居流动,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四、聚焦改革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力帮助、支持少数民族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促进民族地区群众进一步增收致富。
 
  五、用好优势资源,增强文化认同。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资源,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通过展览陈列、文艺创作演出等形式,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自治区政协常委,贺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远明发言
加强区域联动共建 突出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深化东西协作的民族工作先行区
 
 
  贺州所处的粤桂交界地区,既是东西协作的重要区域,又是多民族聚居区,通过加强区域联动共建,将其打造成为深化东西协作的民族工作先行区,对于推动我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制定粤桂民族工作协作先行区规划。依托我区与广东毗邻的贺州、梧州、玉林等市,把粤桂交界区纳入深化东西协作的民族工作先行区加以规划,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更好地服务和融入东西协作新发展格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粤桂民族工作协作常态化长效化。发挥广西东部各市与湾区互联互通、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优势,努力打造粤桂民族工作协作“升级版”,推动省际区域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共建共享,携手夯实粤桂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共建“粤桂画廊”等战略机遇,更好激活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潜力,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四、打响文化品牌,联手共建粤桂交界民族地区共有精神家园。通力协作,共同做好粤桂交界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等工作,打响深化东西协作的民族工作品牌。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局长莫达流发言
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工作落实
推动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自治区党委作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建议:
 
  一、推动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示范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广泛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示范区建设,扎实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进团结和推动发展等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夯实示范区建设的思想基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三、建立健全考核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强化督查指导,采取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掌握情况,加强日常工作指导,确保示范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向,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完善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机制,推动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落地。
 
 
自治区政协常委梁海萍发言
用好用活绩效管理战略工具
全力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绩效管理工作担负着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职责,如何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示范区建设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既是需要加力探索的理论课题,更是需要脱鞋下田的实践课题。建议:
 
  一、做好“精”的文章,推进考评指标实现“瘦身健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涉及领域广、内涵丰富,需要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梳理筛选,对各地各部门定位和分工进行统筹把握,抓住工作重点要点,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真正把重大任务、重要工作及时纳入考评,考准关键、考出实效,推动各地各部门主动担起示范区建设的责任。
 
  二、做好“实”的文章,强化过程管理保障“落细落实”。突出任务分解、节点把控、过程管理,采取月统计、季通报等形式实时跟踪、及时预警,同时健全督考联动、区市联动机制,定期开展督查考评和协同会商,既把责任压紧压实,也把问题找准研透,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推进示范区建设落细落实。
 
  三、做好“优”的文章,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冒尖出彩”。我区开展示范区建设是有较好基础和独特优势的,如何把这篇大文章做得更优更好,既需要各地各部门紧抓快干,也需要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来鼓励创优争先,真正激发奋勇争先的动力活力。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周健发言
建立党政牵头社会联动全民参与工作机制
形成全民共建全域共建的强大合力
 
 
  我区民族团结的历史悠久、政策措施有效、工作扎实、基础牢固、社会氛围和谐,建设示范区具有独特的民族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工作基础。建议:
 
  一、党政牵头,夯实工作的政治基础。建议成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牵头协调相关工作,指导全区各地各部门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
 
  二、社会联动,夯实工作的社会基础。动员各级各界力量、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配合、左右联动,同频共振高效推进;突出示范带动,大力培育、表彰、宣传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社会基础。
 
  三、全民参与,夯实工作的群众基础。把“凝心聚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健全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氛围,巩固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