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动态
自主创新 兴企富民——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视察柳州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情况随记
广西政协报记者 覃文宇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柳钢、柳工、五菱汽车、东风柳汽等企业推动下,柳州市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城市。2005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大关,依靠的仍然是这些企业。
8月21日至24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王汉民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视察柳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情况时欣喜地了解到,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柳州一批老支柱企业已发展成为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目前,柳州有工业企业2198家,规模以上企业496家,全国500强大型工业企业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6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61家。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去年,柳州汽车产量38.98万辆,产销量位居全国城市第5位,其中微型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0%,居全国第二;柳工机械产销1.8万台,产销量、销售收入蝉联全国同行第一,其中轮式装载机产销量全球第一;两面针牙膏产销量连续21年位居全国中药牙膏榜首,是中国公众最喜爱的十大民族品牌之一;柳钢年产量已达455万吨,比“九五”期末翻了两番,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
在立足传统产业搞自主创新中,柳州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以企业为主体,以深化技术创新工作为契机,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新产品产值率始终保持在26%以上,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实现了3~4年完成一次产品结构调整或升级换代。目前柳州全市拥有4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4个自治区级技术中心,6个博士后工作站,47家重点企业建立了53个技术开发机构,欧维姆建机厂的技术研发中心位居业内全球八大技术中心行列。
视察期间,委员们深入到腾龙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欧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淞森汽车部件公司等10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上汽通用五菱、柳工、东风柳汽等3个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实地视察,并认真听取市政府关于柳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等情况的汇报,分别与有一定代表性的15家中小企业和1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座谈,详细了解柳州市在推动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委员们认为,柳州市在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通过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对老企业及其产品进行更新改造,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升级换代的能力,造就了柳州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和生命力。这些经验对于我区其他地区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同时,委员们也指出,在推进自主创新中,柳州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现有企业的发展,要把着眼点放在现有企业、产品和产业上,进行整合,自主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委员们建议:
——进一步加强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推动和服务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及其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鼓励、引导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平台。尤其是要彻底解决科研机构与市场“两张皮”的现象,使科研机构真正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头和技术支撑。
——切实做好自主创新规划,特别是要加大扶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财政性专用资金,应向重点领域和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倾斜,形成合力;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尤其是风险高但效益前景广阔的项目,政府要在启动阶段进行注资,吸引民间资本跟进;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大力气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给予自主创新成绩显著、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民营企业多方面的政策优惠。
——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强本地人才培养,重点造就一批中青年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取消行政垄断,改革国企干部考核制度。除了部分关键行业,建议在其他行业引入自由竞争机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参与公平竞争。同时,改革有关国企领导考核条例,把自主创新纳入企业业绩考核的内容。
委员们还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积极推行先进管理方法和产品标准,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企业采取的节能、降耗、环保、增效等手段,也是自主创新重要内容;对已形成的一批品牌,要特别给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