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

百色市政协委员黄毅坚: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科学发展百色市畜牧产业

2015-03-17 00:00:00 作者:黄毅坚 来源:广西政协网
【字体:

    近几年来,百色市畜牧产业发展较快,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表现在:1、畜牧产业布局逐步形成。2、规模化生产已见雏形。3、行业组织逐步建立。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但是当前我市畜牧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规划深度不够,政策配套滞后,投入不足。畜牧产业规划上没有得到统筹考虑,养殖业生产用地要让位与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和林业发展,现在大型养殖和加工企业很难找到建设用地。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的补贴力度加大,但是对牧草种植、畜禽栏舍建设、养殖用水用电等畜牧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养殖业生产没有补贴,政策上只有国家和自治区层面上,市、县的优惠政策不多,或者是简单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产业进行扶持,没有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研究扶持办法。


    二是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水平不高。由于科学统筹规划工作滞后,综合管理能力不强,造成养殖生产者争抢资源,形成“占而不用”或“用而不产”等现象。应用资源的技术能力也有限,有关技术在规模生产中没有得到综合集成应用,单项技术对资源使用的贡献率低,使产业得不到有效的技术集成,造成畜牧产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降低。


    三是产业化程度低。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还有待完善,运营管理经验不足,有95%的协会组织运行不够顺畅,集约化生产的企业或养殖者较少,基地建设还没有形成紧密型连片或集团大规模生产,养殖者松散发展还是目前的主要生产形式,对周边养殖生产影响小,带动能力弱,缺乏行业领军人物,能带领行业发挥带动作用的能人大户少。


    为此,建议:


    一、科学统筹规划,配套完善有关政策。百色畜牧业目前仍属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是越是落后越要讲究科学发展,越要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党委、政府要把科学统筹规划发展生产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加以考虑,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根据百色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相关的具有实际操作性、实效性的畜牧产业工作方案及支持政策,主要是制定更多的补贴、优惠、激励和用地等支持政策。出台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产业的发展,定期研究调整产业政策,给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宜牛则牛,宜羊则羊的客观条件来发展。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产业发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有关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所以,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业,制定政府贴息、项目扶持等手段,吸引社会资金不断投入,壮大全市的畜牧业发展后劲。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推进畜牧业发展的火车头。要加大力度向外引进有实力的畜牧生产加工企业、单位和个人来百色投资,建立养殖和产品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同时,加大对当地养殖大户、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扶持,尽可能将他们培植发展成为龙头企业、龙头大户、龙头协会、龙头专业经济实体。此外,还要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使投资者建立的龙头企业稳得住、有效益、能发展。


    四、创新培训和技术应用模式,改变养殖模式。农民养殖生产者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对科学技术学习、理解、掌握和消化能力不强。因此,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传、帮、带”的跟帮学习、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对养殖者进行培训,通过反复培训,提高每个养殖者、经营者、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力开展宣传,更新观念,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按照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先进适用的技术和养殖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鼓励和扶持养殖户实行规模养殖,鼓励和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单位和大户实行集约化生产,加快全市的畜牧产业发展。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功能。一是加快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加强行业管理,确保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促进养殖产品的流通;四是完善技术服务网络,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五是加大良种繁育工程建设力度,做好品种改良,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