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政协网首页 > 政协工作 > 协力基金 > 正文

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2016年工作总结

2018-03-09 10:15:00  来源: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
【字体: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2016年,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下称“基金会”)始终秉承“助教助学,扶贫济困”的宗旨,坚持“民间主导,社会参与,尊重捐赠人意愿,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原则,扎实有效地做好助学济困工作,为广西扶贫攻坚贡献绵薄之力。

 

  一、凝心聚力,积极扩大社会资源

 

  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民政厅的指导和支持下,理事会以及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倾情奉献,基金会社会公信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成为各级政府好评、捐赠方信赖、受赠方认同的知名民间公益组织。2016年,以刘一川、谭锦球、林炳东、罗盛宗、杨奋彬、潘文亮、何美华、龚显勇等为代表的各位副理事长、理事积极带头捐赠,梁燕城、陈国建、黄仁国等为代表的海内外爱心人士及所在企业(机构)踊跃参与,基金会财务收支再创新的业绩。全年收入968.55万元,比去年增加14.53%,支出862.17万元,比去年增加18.62%。

△基金会近三年收支情况

  △基金会2016年收入构成

  备注:收到社会各界捐赠款953万元。其中,国内捐赠578.68万元,占社会捐赠的60.72%;港澳捐赠211.82万元,占社会捐赠的22.23%;海外162.50万元, 占社会捐赠的17.05%。

△基金会2016年支出构成

  备注:1.其他帮扶项目包括冬季温暖包、捐赠水泥(帮助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大病救助等。

 

  2.日常行政办公支出包括工作人员工资、专/兼职工作人员过节补贴、差旅报销等。

 

  二、有的放矢,扎实做好助教扶贫工作

 

  紧紧围绕基金会宗旨,遵照捐赠方意愿,根据贫困地区需求,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从教育扶贫、产业扶贫两个主要方面着手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齐头并进。

 

  (一)把教育扶贫作为全年的工作重心,继续开展以学生资助、教师培训、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图书捐赠为重点的项目。

 

  ——学生资助方面。全年开展以“盛天助学金”、“澳门乐善行育才助学金”、“颂谦助学金”等为代表的常规助学项目11项,以新西兰广西同乡会会长陈国建以及自治区政协委员邓永源等人为代表的新增助学项目5项,共资助贫困学生2036人次(含17个高中班人数),其中大学生257人、中学生1572人次、小学生207人次,比2015年增加242人次,增加率13.49%;资助款279.67万元,占全年支出的32.44%。另外,以梁燕城博士担任院长的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往年资助“协力·文更班”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崇左市龙州县、百色市田东县、河池市环江县新增高中班5个、职中班1个、小学班2个。新西兰广西同乡会会长陈国建先生在柳州市三江县资助“协力·建华班”1个(连续资助三年,3000元/人/年);何美华理事在以往每年资助10名广西中医药大学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受益人数,新增资助贫困学生15人(连续资助五年,5000元/人/年)。

 

  ——教师培训方面。根据2016年度在邕理事会议上的工作部署,借鉴前两期赴港考察学习班的经验,广西协力扶助基金会、香港广西贫困教育基金会、香港同心教育基金会再次联手,组织第三、四期广西贫困地区初中校长赴香港考察学习班,来自广西8市39县(区)的80位校长受益。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益人数由每期30人增加至40人,且受益校长均来自国定或区定贫困县。从赴港校长递交的心得体会可以看出,他们教学思路及管理模式已渐渐发生变化,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在家校联系、学生素质教育、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尝试。

 

  ——创办职业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策,支持广西的精准扶贫工作。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一川先生发起并出资100万元创办“南宁市协力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培训广西贫困家庭孩子,为他们提供一技之长。办学所需的场地、教学师资所产生的费用由广西丰林木业集团通过定向捐赠方式提供。目前学校已完成注册登记,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计划于2017年开始招生。

 

  ——学校基础设施方面。为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根据贫困地区学校的实际需求,支出129.72万元,占全年支出的15.05%。帮助百色市田东县、隆林县,崇左市龙州县、大新县,河池市天峨县,玉林市兴业县的15所(含2015年未建完的2所)学校建设教学楼、围墙、篮球场、卫生间,为学生购买学生课桌椅、体育器材、电脑、书柜等。

 

  ——图书捐赠方面。向贺州、崇左贫困学校捐赠爱心书屋83所约21.75万册,支出85万元,占全年支出的9.86%。其中,贺州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联络本市政协委员及委员所在企业,借助基金会平台接收捐赠款60万元,定向帮助贺州50所贫困学校配备图书13.27万册;崇左籍何红莲女士向基金会捐赠25万元,帮助天等县33所学校配备图书8.48万册。

 

  ——教育文化交流方面。促成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3月、7月组织华裔师生到崇左、百色等地开展文化交流、爱心探访活动,为龙州高级中学近200名学生免费补习英语。8月,牵线香港同心教育基金会及香港16所中学师生到广西大学、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互动交流,丰富桂港两地师生课余生活、增进友谊。

 

  (二)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捐赠款中支出94.73万元、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捐赠款中支出22.5万元、广西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0万元共同帮助南宁、百色、河池、桂林、崇左5市的20个贫困村购买脱温鸡10.78万羽,876个贫困户受益。由龚显勇理事领导南宁豪爵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捐资20万元,扶持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新联村建设种鸽养殖基地,养殖种鸽4200对,带动105个贫困户参与到其中,预计每户每年可收益3000至5000元(可连续收益6-8年)。产业扶贫投入占全年总支出的15.61%,比去年增加5.5倍。

 

  土鸡养殖项目实施期间,我们根据贫困户的养殖能力和困难程度,每户发放鸡苗50至500羽,并委托鸡苗供应商进村传授养殖经验,确保鸡苗后期存活率。据驻村第一书记反馈,贫困户养殖的土鸡还未到出栏时期,就早早被一些大型酒店以每只100元的价格全部预定下来(每只鸡可收益60至70元),这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更是树立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三)尊重捐赠意愿,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项目

 

  向隆林、那坡、田东、乐业、隆安、资源、融水等14个贫困县(区)的1727名贫困学生及家庭赠送冬季温暖包(含棉被、被罩、棉衣、棉鞋、保温杯、围巾、手套、袜子、手电筒等),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新年。为隆林、那坡等贫困村捐赠水泥1000吨,助力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鱼塘、搭建鸡舍、硬化村道。帮助其他贫困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

 

  三、总结经验,努力做好2017年工作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基金会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1.因2013年-2014年期间,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工作交接不清楚以及新任入职人员对基金会业务不熟悉等原因,未按规定办理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营业税隋征的附加税、2014年3月个人所得税等申报事项,受到南宁市青秀区地方税务局行政处罚,罚款1000元。以至于基金会未来三年不能申请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无法给捐赠方开具抵税票据。马庆生理事长对此事非常重视,并指示万朗理事协调处理此事,希望从2016年起恢复基金会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

 

  2.在筹资方面虽然得到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现有资金还不能满足贫困地区援助申请,基金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继续扩大对外宣传,充分发挥各位理事的筹资能动性,拓宽筹资渠道。

 

  3.在捐赠方意向资助的情况下,我们做了一些政府不做而学校又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危旧教学楼的修复、泥泞道路的硬化、即将倒塌围墙的重建等。由于学校或执行单位后期材料(如质量检测报告、财务审计报告)递交缓慢,导致项目周期延长、项目跨年现象出现。为此,建议根据《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以及民政厅年检要求,制定适合本基金会的项目质检和审计细则,适当放宽反馈材料的要求,缩短项目周期。

 

  回首过去,我们扶贫济困凸显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携手同行信心满怀。2017年,在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围绕基金会宗旨和业务范围,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为广西打赢扶贫攻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