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助推产业发展侧记

2018-05-29 11:46:46  来源:广西政协报
【字体:

为了仫佬山乡的早日脱贫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助推产业发展侧记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围绕自治县党委中心工作新思路,紧扣“脱贫摘帽”这一目标任务,从党政所思、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出发,精心组织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积极献计献策,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努力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为助推全县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治县政协积极引导委员紧扣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助推全县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壮大。油茶是罗城传统优势产业,全县各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长期以来传承着“山山种油茶、村村榨茶油”的耕种习惯,是传统油茶耕种区,油茶发展基础好。为助推油茶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自治县政协委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罗城油茶产业的意见和建议》的提案,得到了自治县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该县提出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战略,着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同时制定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十三五”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每年由财政统筹安排资金40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油茶产业发展专项支持、重点扶持。先后引导和扶持了11家农民合作社发展油茶产业,建成高产油茶示范基地3个。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达5万亩,年产茶油30万公斤,产值达3000万元,帮助3000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几年来,委员们还先后提出了《关于如何做好做强电商产业助推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关于科学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培养产业拔掉“穷根”的建议》《关于请求解决异地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难问题的建议》《关于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全面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等提案,紧扣民生热点,贴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自治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吸纳。自治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全县扶贫产业布局,做到帮扶有产业、技术有服务、工作有成效、销路有保障、群众有实惠,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治县政协按照“抓重点、带一般、促全面”的思路,坚持县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制度。委员们提出的提案,分别由自治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重点提案进行签阅督办,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推动提案办理扎实开展。自治县政协还组织委员对全县扶贫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视察调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选派政协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机制,切实增强监督效果,有力促进了提案的落实。委员们的提案通过承办部门的积极办理,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此外,自治县政协充分发挥全县政协委员“渠道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百企助百村”对口精准扶贫行动,引导各委员企业及合作社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投身到精准扶贫行动之中,加快推进全县扶贫攻坚进程。
 
       在开展“百企助百村”行动中,该县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和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的模式推进“百企助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各委员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因企制宜,把资本项目投向农村,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延长产业链,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如自治县政协委员创办的罗城祥泰合作社,投资50万元在天河镇维新村建立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种植无公害蔬菜200多亩、生态养殖生态鸡5000只,以“互联网+现代农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安排妇女创业100人以上,合作社还赠送价值6000元的鸡苗给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50户以上实现脱贫;自治县政协委员企业罗城科潮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免费提供价值14.4万元的薯苗及化肥给黄金、龙岸等乡镇的贫困户发展种植,保价回收农产品进行加工,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自治县政协委员企业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与纳翁乡民族村109户贫困户签订种养殖合同,由公司统一提供鸡种和技术指导并负责统一回收,与黄金镇寨道村、龙岸镇珠江村210户贫困户进行富硒大米订单农业种植;同时,自治县政协委员企业自觉带动引导,在全县67个贫困村建设67个电子商务服务站,采取“原产地+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富硒大米、糯玉米、野生灵芝、香菇、木耳、乌鸡、百香果等土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罗城土特产品供往全国各地,共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2000多万元,带动2000多贫困户1万多人增收脱贫。
 
       目前,罗城共有48家企业与该县67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结为帮扶对象,各企业结合自身优势,通过捐款捐物、技能培训、提供劳力士转帮扶途径,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村实施水、电、路、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扶贫产业发展,有效助推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吴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