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彩区政协委员陶春发打造“花卉+旅游”带领群众致富

2017-05-11 00:00:00 作者:雷琛 来源:叠彩区
【字体:

    走进位于桂林市叠彩区潘家村的尧山花卉基地,扑面而来的是乡村田园独有的泥土气息与花香。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不仅是桂林市规模最大的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流通基地,也是生态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当地百姓说,能有这么一个休闲娱乐、赏花购花的好去处都要归功于叠彩区政协委员、叠彩区大河乡花卉产销协会会长、桂林陶园花卉有限公司老板陶春发。

    坐落在大河乡的尧山花卉基地,放眼看去是一畦畦的花地。春季刚好是百花盛开的时节,走进花卉基地,仿佛走入了一片花海,红的、黄的、蓝的、五彩缤纷。一些游客在花丛中的农家乐庄园看书、打球、休憩、享受阳光和微风,无比惬意。

    陶春发介绍说,2007年以前桂林所有的花卉种植都在建干北路上,当时是桂林及周边种花的人自发形成的,有600多亩左右,并且十分分散。2007年拆迁之后,以大河乡花卉产销协会为业主,在这里规划了花卉基地。规划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高到人的脖子处。规划成片后,花农们再也不用拉着三轮车到花鸟市场去卖花,取而代之的是前店后产业的经营模式,道路修建、水电管网的铺设等也齐备了。目前尧山花卉基地占地6000多亩,其中549亩为核心区,已形成20余家花卉龙头企业、300户花农;农家乐餐饮经营50多家、花卉超市4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年均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预计全年花卉产值达2500万元。

    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作为政协委员的陶春发开始考虑如何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花木的养护需要大量的人工,附近农户在流转土地拿到租金的同时,陶春发还雇佣他们来公司从事修剪、维护、除杂等工作。顺应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陶春发和他的团队主动转型,将花卉基地由最开始的花木种植销售逐步向乡村旅游转变,打造“花卉+旅游”的乡村旅游休闲模式,以花为媒开了家花卉主题农家乐,聘请了附近一些农户来农家乐从事餐饮服务业相关工作,通过花卉和农家乐聚集区辐射带动周边的乡村,为村民带来更多客流,增加就业和收入,让村民不仅学到了种植及园艺方面的技术,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共同享受基地发展带来的成果。

    在陶春发的辐射带动下,近年来,该基地还成功连续举行了多届叠彩区花卉旅游文化艺术节,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和市民纷纷前往游览体验。作为政协委员的陶春发,还积极举行苗木技术培训班,免费向村民、残疾人及其亲属进行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艺术造型等相关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