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政协助推旅游扶贫纪实

2015-07-06 00:00:00 作者:黄志安 杨昌隆 来源:西林县
【字体: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有“一肩挑三省”的美誉,是全国74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这里四季气候宜人,民族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深厚,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旅游业一直是该县经济的短板。如何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破解旅游扶贫困局,成了该县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大事,也成了政协履职的重点。近年来,该县政协主动作为、出智出力,倾心浇灌旅游扶贫之花,助力党委政府催生了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果实。

    委员提案 集思广益

    “县政协为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相继提交了《兴建句町文化园》、《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加速旅游产业崛起》等提案,思路开阔、集思广益,为县委、县人民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今年4月1日召开的西林县工作情况座谈会上,县委书记黄建南对政协积极助力旅游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3年初,何海国等6位委员提交的《关于在普合乡汉代古墓遗址兴建句町文化园的建议》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批示由县政协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和组织实施,专门成立了西林县句町文化园建设领导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古句町王国祭祀神坛、将军庙和铜棺铜鼓出土遗址纪念牌坊等项目顺利竣工,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00平方米。2014年4月29日,该县在普合苗族乡举行首届古句町王国祭祀神坛活动,吸引了本县及周边云南、贵州等县份数千名群众参加。四方旅客的不断涌入带动了当地餐饮业、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客运业等蓬勃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实现旅游开发与扶贫工作的高效衔接。
 
    建言献策 春风化雨
 
    两年来,围绕县委“生态旅游三年行动”战略,先后安排5名政协委员在政协全会上就“生态旅游”进行专题发言,提出“以旅游产业促脱贫,加大对农村农家乐资金扶持力度”等意见建议22条。因所提建议与县决策层的思路不谋而合且可操作性强,党政领导随即对发言材料作了批示,一些建议转化为施政措施,一些旅游扶持的文件相继出台,一批生态旅游项目迅速上马,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其中,实现了从“种粮喂猪”到“旅游致富”的华丽蜕变。
 
    “十二五”贫困村那卡村是淡水鱼村,自将旅游扶贫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后,该村村民依托资源特色,开办了一批农家乐,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村民黄钎钊一家原是贫困户,2013年底从广东返乡创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办了一家以当地野生河鱼为特色的农家乐。营业至今共接待中外游客1万余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上,吸收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10余人就业。 2014年底,他所开办的“小岛山庄”获得了广西三星级农家乐称号,成了依靠旅游脱贫的榜样。据统计,该县自2013年实施旅游扶持奖励办法以来,共扶持带动群众开办农家乐15家,旅游从业人员近100余人,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此外,通过经营“园中园”果林种植100余亩,建设蔬菜大棚8个,养殖土鸡、土鸭近万余羽,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0余人,实现综合收入600多万元。旅游扶贫的春风温暖了群众的心头,更饱满了群众的钱袋子。

    调研成果 落定生根
 
    着力打造建言立论精品,选择发展万峰湖生态旅游产业、在新丰村打造全国野钓基地等课题开展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就旅游规划、体制机制、景区建设、旅游产业链延伸和休闲渔业配套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县委黄建南书记阅后批示“尽早把规划做好”,县人民政府黄林县长批示“请旅游局根据政协调研报告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拿出我县生态旅游开发的配套方案”。该指示精神很快得到相关部门贯彻并付诸落实,政协的调研成果也随之得到有效转化、生根落定。
 
    政府先后投入近800万元建设万峰湖库区通村油路25公里,码头维修扩建4个,停车场新建7处共6000多平方米,鼓励扶持当地群众发展休闲渔业。库区后靠移民村--鲁维村和那扛村,目前已有112户参与到了休闲渔业的发展行列,配套建造休闲钓鱼房280多座,日均接待区内外钓友、游客100人左右。逢节假日生意更是异常火爆,钓鱼房钓位多的村民,月纯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相对较少的收入也稳定在3000元左右。如今,鲁维村至那扛村的河段内已经形成生态休闲垂钓十里长廊,岸边林立的鱼竿,已成为库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14年鲁维村荣获“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的中国广西·西林驮娘江野外钓鱼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钓友和游客1.5万人(次)云集西林,拉动了当地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增加当地群众就业岗位200多个,休闲渔业已经成为该县旅游扶贫促农增收的一大特色产业。
 
    牵线塔桥 开启大戏
 
    2012年5月起,该县政协组织委员奔赴山西、四川、南京、云南等11个省(市)收集、采访拍摄清末民初广西西林籍岑春煊兴办教育史料,完成了《中国近代式教育的奠基人——岑春煊》专题宣传片,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此过程中,通过县政协积极牵线搭桥和多方努力,促成了西林县与山西大学建立校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就包括了“历史文化旅游合作”。同年12月,双方在西林县召开的“县校合作座谈会”上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依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旅游学院,借鉴山西“王战相府”模式,开发壮族“一门三总督”故里,建设驮娘江畔宫保府为主的集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4A级生态旅游中心景区,辐射带动驮娘江沿岸的农家乐、山庄、“欧贵”婚俗展演、摘果、野钓等旅游项目的发展,全力打造驮娘江旅游经济带。由此,该县出台了《县领导联系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责任制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推进项目实施。截止目前,宫保府景区居民搬迁旧址场地平整、古建筑群维修、景区大门已经基本完成,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游览步道、交通车道、风雨桥、驮娘江沿线旅游驿站等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至此,宫保府风景区项目正式成为西林发展生态旅游的“样板田”,拉开了建设驮娘江旅游经济带的大幕,开启了该县县校合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大戏,“打造一个旅游景点,发展一批旅游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指日可待。
 
    2014年,西林县全年接待游客49.2万人次,实现旅游服务业综合收入3.52亿元,全县4.8万贫困人口中,就有1.2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仅通过这一产业就实现人均增收3200元。当下,西林县的生态旅游之花越开越盛,群众脱贫致富之果越结越多。这些喜人的成就,凝聚着政协委员们的点滴心血与汗水,也见证着该县政协为助推旅游扶贫工作所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