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优果工程”兴产业富果农

2015-07-06 00:00:00 作者:莫晓靖 来源:罗城县
【字体: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处桂北九万大山南麓,全县冬暖夏凉、降水丰富、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9.1℃,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毛葡萄、香柚、脐橙、猕猴桃、沙糖桔等果类的生长发育。为了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推动罗城县域经济发展,该县县委、政府紧紧围绕“山头绿、水果香、游客醉、果农富”目标,积极调整特色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实施“优果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毛葡萄、砂糖桔、香柚、猕猴桃等优良水果种植,促进特色水果产业化发展,增加果农收入。针对全县“优果工程”发展情况,该县政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认真当好“优果工程”助推器,有效地推动了“优果工程”发展。

    精心组织调研
    为实施“优果工程” 献智献策
    
    近年来,毛葡萄、香柚、脐橙、砂糖桔、白凤桃、三华李、杨梅、百香果、红心猕猴桃等水果种植逐淅成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特色农业的又一支柱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该县水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广泛影响,已成为罗城的一张“新名片”。该县的水果产业也一直受到县政协的高度关注,多次精心组织调研,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为切实了解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促进水果产业健康发展。2015年,该县政协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水果产业发展上,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座谈了解、查阅资料、走访果农、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先后深入黄金、龙岸、四把、兼爱等乡镇实地查看,并赴县外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周边区县水果发展态势,为罗城水果产业的发展献智献策。

    调研中发现,该县水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批果农依靠种植水果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但也显露出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对此,该县政协高度关注,县政协主席谢土鸾亲自带队开展调研,并组织调研组成员讨论修改调研报告,认真总结,深刻剖析,审时度势,提出了“规模化种植,提升生态效益;特色化管理,催生旅游经济;双向化经营,带活林下产业;优果化发展,促进果农增收。”的水果产业发展思路,并在《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发展高效特色水果产业的调查》的调研报告中,进一步建议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种植、完善营销手段,加快罗城水果品质优良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多元化建设,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出精品、出特色、以质优取胜,把水果产业当做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真正让水果产业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好产业。

    建议喜获采纳实施
    助推实施“优果工程”见成效
  
    罗城政协的专题调研成果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1月,县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对该县水果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协商。在专题协商会上,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等与会人员围绕调研报告纷纷发表意见,积极为罗城水果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县领导在听取政协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的建议意见后,对县政协专题调研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肯定。强调指出,要充分吸收县政协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将 “优果工程”的实施推向深入。

    一是实行规模化种植,提升生态效益。该县根据政协的科学建议,以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公司+基地+千万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干部包户,葡萄上山”的结对共植方式,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在石山荒坡、旱田旱地、房前屋后、楼顶庭院、街边巷道、村头墙角等种植两性花毛葡萄。另外,加大其他果类园地建设,建成小长安民族果场、龙岸俊鸿果场、黄金青明山果场、下里里胜“三姐桃花园”、天河向阳“李花园”等一批大型果场,切实扩大水果种植面积。目前,全县水果种植已达11万亩,其中两性花毛葡萄7.6万亩。预计今年水果产量4.7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众多的果园林地构成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不仅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趋势,还绿化了山头,净化了空气。

    二是实行特色化管理,催生旅游经济。该县根据政协“将水果种植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发展”的建议,依托境内规模化成片果园多、果类品种丰、果子品质优的特点,积极打造一批集观光旅游、消遣娱乐、交友摄影、采摘购买于一体的水果观光采摘生态园。在每年三四月间满坡桃花、李花竟相绽放的时候,下里“三姐桃花园”和天河向阳“李花园”分别举办隆重的“桃花节”和“李花节”,举行赏花会、山歌会、传统彩调表演、民间舞狮表演、民族服装展演、摄影比赛等各种娱乐赛事活动。在9月份毛葡萄成熟季节,举办野生毛葡萄文化旅游节,举行抓葡萄鸡比赛、跑步搬运葡萄比赛及品葡萄酒、套葡萄酒、观众猜谜等趣味竟技活动。今年还将举行首届中天酒庄“醉美罗城”摄影大奖赛。通过举行各类盛大的的节日节目展演和竟技比赛活动,吸引众多县内外游客光临果园,促进林下旅游经济的发展。目前,该县林下生态旅游点达20多处,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森林旅游产业突破1亿元大关。

    三是实行双向化经营,带活林下产业。在政协的献策助推下,该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空间,大力推行林果栽培及禽类混养模式,探寻树上“摘金”和树下“养银”的双羸果园经营路子。依靠科技种养技术,在果园里广泛放养“果园鸡”、“葡萄鸡”、“六画山鸡”、“绿壳蛋鸡”、“七彩鸡”以及“珍珠鸡”、“火鸡”等各种特色“土鸡”,圈养特种野猪、豪猪、竹鼠、獭兔等,通过以点带面、带动林下养殖业的发展。2014年该县获得自治区林下经济补贴资金17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面积累计达93.4万亩,产值达3.38亿元,有效促进了果农林下经济创收。

    四是实行优果化发展,促进果农增收。该县政协积极组织农、林、水保等业务部门的委员充实优果产业的技术力量,组成技术服务队,下派各乡镇驻村入户,开展农民技术人员培训,现场为群众指导管护果树各个关键技术环节,使“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确保果树管护工作顺畅进行。在县政协的参与推动下,该县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对桃李、柑橙、香蕉等其他一些规模小低产园果场进行改造升级,促进水果品种配置合理。广泛推行“三避”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嫁接剪枝保果技术等措施,提高果树成活率,推动果子增量提质。强化技术培训,每年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水果种植培训20多期,培训种植和农户2800多人次,发放资料3500多份,荣获了“全区优果工程升级行动先进县”称号。2014年,该县水果产量4.7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水果产业成为引领仫佬山乡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

    如今,该县政协的推波助澜,促进实施“优果工程”已见成效。时下,正是三华李、白凤桃、百香果、红心猕猴桃等水果成熟季节,客商来了,果农笑了……爽朗的笑声,灿烂的笑容,成了仫佬山乡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