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桑蚕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快车道”

2015-05-25 00:00:00 作者:莫晓靖 来源:罗城县
【字体:

    走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益佳桑蚕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股现代化企业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在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把刚刚采摘回来的桑叶进行杀青、晒干、消毒……这是该县政协积极创新履职方式,助推壮大升级蚕桑产业并使之成为继毛葡萄种植业之后的又一特色支柱产业的一个缩影。

    罗城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适合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近年来,该县政协借助委员建言献策平台,围绕桑蚕促增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视察活动,并召开了“发展桑蚕业助农增收”专题调研座谈会,认真分析了该县桑蚕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就如何推动该县桑蚕产业发展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发展种桑养蚕,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加大种桑养蚕业扶持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建议》等多个重要提案,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农村种桑养蚕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纳了县政协的建议,把该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来抓,采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有效地推动全县种桑养蚕业的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和实施惠民政策,把农村特色桑蚕业列入“农民收入倍增打算”范畴,以财产扶贫体例,免费向群众发放桑苗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及专用配方肥料资助。二是建立种桑养蚕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促发展。力争做到乡镇有示范,村村有样板,并以乡镇为单位,建设了15家“小蚕共育室”,解决广大蚕农养小蚕难的问题,让蚕农真正享受到优质、高效、廉价的蚕种。该县兼爱乡振新村坡洞屯、四把镇石门村冲迈屯、黄金镇义和下木六屯已成为全县乃至周边县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示范村屯,经济效益显著。如黄金镇如今已种植桑树4320亩,桑田间,蚕房里,随处可见蚕农们采桑、喂蚕、收茧的忙碌身影,村民们靠着种桑养蚕,奔向了小康道路。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依托科技推动发展。该县不仅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种桑养蚕,营造良好氛围,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出版报、发放种植、管护资料和邀请有关专家走进农家开展“保姆式”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对蚕农进行桑树种植、管护、病虫害防治、大蚕豢养、小蚕共育、桑枝栽培食用菌、桑园套种等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把村民从“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确保参与农户都能够有得学,学得会,有带动,得成功。四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拉动种桑养蚕业健康发展。该县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促进蚕农增收。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玉制丝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搬迁到工业园区内,新厂房已全部建成并在今年的春茧缫丝生产中正式投入运行。该公司通过出蚕苗、融资金、定收购等途径参与桑蚕生产经营,进一步延长了桑蚕产业链,扩大了茧丝销路,增强了蚕农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给该县的桑蚕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该县获得有效推广,实行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收购、统一管理,确保农民养好“一条虫”致富,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发展桑蚕业的积极性。五是成立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在每个连片种植的村、屯基地内组织成立相应的专业种桑养蚕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广泛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全面促进全县各个种桑养蚕合作社主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和对外进行价格谈判的能力,充分保障蚕农的利益,促使该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桑蚕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旧的生产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让桑蚕业成为仫佬山乡群众脱贫致定“新跑道”的前提和基础。该县政协主动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桑蚕业的规划和措施,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发展桑蚕业是一件利民、为民、惠民的大事、好事,是实现从村民变市民、从温饱走向富裕的致富之路,消除广大群众在思想上的顾虑,提高他们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积极与县桑蚕办、财政和扶贫等部门沟通协调,整合各方技术和资金投入到产业培植当中,为该县桑蚕产业发展作出了政协人应尽的努力,得到群众的称赞。

    据了解,2014年,该县鲜茧产量18.11万担,农人种桑养蚕收入达3.2亿元。目前,该县高产优质桑园已达5.9万亩,覆盖蚕农3万多户,其中万亩桑蚕乡镇2个,千亩桑蚕村10个,百亩专业组100多个,茧丝绸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3.1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000多人,桑蚕业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