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采纳政协建议加快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2014-11-14 00:00:00 作者:熊海光 宁婷婷 来源:博白县
【字体:

    近日,笔者来到博白凤山镇中心小学,一走进学校,操场边一幢小楼上“少年宫”字样格外醒目,一楼音乐室里,35岁的总辅导员谭丹丹老师正带着十来位学生弹奏电子琴。孩子们端坐琴前,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敲击着琴键,弹奏曲目《读书郎》。“现在国家政策好,乡村建起了少年宫,“村里娃”有了实现梦想的地方。我们的少年宫能那么快建成投入使用,都要得益于政协委员提出的好建议啊!”谭丹丹老师感慨地对笔者说。


    多年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缺乏,同时,随着近年来博白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日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了政协委员的关注重点。自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举办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在博白县启动以来,博白县政协在第一时间走访调研、收集社情民意、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政协委员提出四个建议:一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应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在校舍比较充裕的学校,利用空置房屋和场地改造、扩建;在校舍比较紧缺的学校,可对现有教室的功能作一些改造,添置必要的活动设施器材,“一室两用”;有农村文体活动中心的,可依托其设施、场地、师资,完善配置,为附近未成年人免费提供服务。二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形式应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不能搞“格式化”。如博白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在少年宫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博白有历史悠久的客家山歌、乡傩歌舞、麒麟歌舞、采茶歌舞等艺术形式和大量客家文化资源,可使其在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得以传承。三是管理模式规范化,保证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常态化。四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生命力”依赖于一支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整合师资力量。


    政协委员的建议引起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先后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骨干教师参加了在南宁市举办的“2014年全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骨干教师培训班”;组成学习团队参加了在北流市举行的“2014年玉林市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学校少年宫项目启动仪式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组织参观了北流镇丛义小学、松花小学和北流市实验中学的少年宫建设;组织到该县凤山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现场观摩。博白县文明办结合政协建议出台了《关于加强博白县各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日常活动管理的通知》并多次主持召开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相关工作会议,对该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在领导机构、活动开展、管理机制、场地和资金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五个要”工作方向,在统筹安排、科学决策的高度指明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的方向、目标和路线。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这项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在该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博白县亚山镇、龙潭镇、凤山镇、英桥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已建成,并计划在明年再增加2所,弥补了农村教育中硬件配套和软件教育的不足,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