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学习型机关建设记事

发布时间:2018-01-24 18:03:00    阅读次数:    

小小的石头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学习型机关建设记事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题记
 
  2017年2月6日早上,金色的朝阳洒满大地。
 
  从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到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履新的莫秋谷,站在政协办公楼前自拍了一张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并写下这样一段话: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继续努力,好好工作,心存善念,胸怀感恩之心过好每一天!
 
  2018年1月5日下午,莫秋谷坐在记者面前,平静地讲述她在自治区政协机关的心路历程。
 
  “没来政协之前,我一直在心里问自己:我能否把工作做好?来自基层能否适应大机关的要求?”
 
  “你现在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记者问。
 
  “能!”莫秋谷的脸上写满自信,“其实无论在哪里,要干好工作,必须不断学习。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了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我们的知识面在扩大,感到自己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进步。”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从基层直接进入自治区政协机关工作,莫秋谷深感幸福的同时,也备感压力,生怕辜负了组织对她的厚爱。让她感到幸运的是,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近年来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在办公厅机关党委工作的她,不但是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在这个环境中,她每天都在成长。
 
  同样的感受发生在厦门大学政治学博士岳非平身上。
 
  2016年10月8日,到自治区政协报到的岳非平满怀憧憬地迈上政协办公楼的台阶,进入大堂,看到电子显示屏鲜红的底色上,几行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自治区政协机关建设目标:团结、务实、高效;
 
  载体:抓学习、抓规范、抓执行,提升凝聚力、协同力、创新力;
 
  作风:积极主动、认认真真、精益求精。
 
  短短的几十个字,让这位新来的博士感到尤如新风扑面,同时也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甚至有几分顾虑:自己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从象牙塔直接走进省级机关,能适应这里吗?
 
  随后的日子里,岳非平打消了心中的顾虑。进入办公厅研究室工作的他,很快就融入了研究室这个团队,融入了政协机关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领导、同事们不仅展开怀抱热情欢迎他的到来,还格外用心地对他进行传帮带。
 
  领导跟大家一起加班,大家一起修改文稿、探讨业务、交流学习……
 
  这些平凡中的点滴,让岳非平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最让岳非平感动的是,2017年1月,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的前两天,作为常委会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之一,上班才三个月的他被领导带去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的办公室,陈际瓦指导他们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常委会工作报告。
 
  这个细节定格成岳非平脑海中一幅动人的画面,刻入他的心灵深处,时常感动着他,温暖着他,最终转化成工作中的无穷动力,时刻激励着他去努力工作,以此报答组织的培养。
 
  “这不仅体现了领导的传帮带,还有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回忆往昔温馨一幕,岳非平依然激动满怀。
 
  在岳非平看来,整个政协机关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同事之间相处融洽,人都很热心。特别是学习型机关建设,通过学习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处处有惊喜,让人忍不住要点赞。
 
  如果要做一个比喻,学习型机关建设犹如一团温暖的火焰,把机关干部都凝聚起来了,让干部们的心都火热起来了。
 
  让岳非平难忘的是,由于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是利用晚上进行,每次讲坛结束后,办公厅还统筹协调有车的同志相互照应,把错过公交末班车的同志送回家。
 
  在他看来,这不仅体现了办公厅对干部无微不至的关心,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就讲坛内容一起探讨交流,谈心得体会,交流工作经验。
 
  “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机会相互交流,正好趁一起坐车的机会交流。”
 
  岳非平讲述这个细节的时候,记者的脑海中出现这样一组镜头——
 
  夜幕下,一辆汽车穿梭于灯火阑珊的街头;
 
  一群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坐在车上高谈阔论,畅谈未来;
 
  一个有形的讲坛刚刚结束,一个无形的讲坛正在进行……
 
  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仿佛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机关的青年干部们,将他们的心凝聚到一起。
 
  全彦静在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在她看来,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不仅仅是讲课或者听课,还是一个分享、互动、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作为讲师,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传递给大家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升;作为听众,不仅可以从中学到他人的长处,还可以通过别人的长处反思自身的不足。
 
  全彦静在讲坛主讲的主题是《如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她通过讲解社情民意信息如何整理、报送,把自己平时在工作中对社情民意信息的一些零散认识归纳总结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干部粟燕虽然毕业于师范院校,却从未上过讲台,她没想到自己在政协机关有机会上台讲课,分享了一堂关于政协提案的课程。为此她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花了一个星期去备课,用心把自己平时干的工作又好好梳理了一遍,她感觉自己不光是备课,还得到了学习和提高。
 
  “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我对今年的讲坛充满期待。”粟燕微微一笑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青年干部们展开想象,对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作了各种形象的比喻——
 
  莫秋谷说,讲坛像一片森林,每个参与者都是一棵渴望成长的小树,在森林里吸收阳光雨露,期待有一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全彦静说,讲坛像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每个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是观众,每个人都可以在舞台上精彩表演。
 
  王淑莹说,讲坛像一片海洋,我们像小鱼,在海洋母亲的怀抱里遨游、成长。
 
  岳非平说,学习型机关讲座像一道法国大餐,丰盛厚重;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则是饭后甜点,小而精致……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韦素娥告诉记者,2017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对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批示精神,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举办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开展岗位练兵,重点选择报告、请示、函等行政公文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大会发言、调研报告、视察报告、新闻报道等政协机关常用文书,共举办了8期讲坛。
 
  “机关各处室处长总结自身写作经验带头谈,机关35岁以下近40位青年干部人人上台讲,以此促使机关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韦素娥说。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人事处副处长李海源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协办公厅每年选派机关干部参加全国政协干部培训班,组织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的13所高校全国干部教育基地的培训,目前已组织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为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和政协委员队伍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个闪光的缩影
 
  2017年5月到自治区政协跟班学习的王淑莹此前对政协工作不甚了解,来政协之后,她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刚开始总是转换不了角色,总是用党委、政府的思路去写政协材料,每次都被领导改成大花脸。”王淑莹笑着说。
 
  王淑莹坦言,以前在县区、乡镇工作,学习的机会很少,来政协之后,处处都有机会学习。比如参加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不仅能够得到学习,而且还是一个最快了解政协工作的途径,真是一举两得。
 
  莫秋谷说,以前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对公文的要求没那么严格,甚至还有一定的随意性。到自治区政协机关工作后,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规范,一份公文,从怎么遣词造句到字体字号,从字间距到行间距,都有统一的标准。刚开始确实有压力,好在有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她从点滴小事学起,进步也很快。
 
  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工作多年的秘书处处长程学武,是政协机关建设不断完善和规范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目前是最好的时期。”程学武说,这几年自治区政协机关建设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比如办公厅不拘一格降人才,非常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引进和培养,引进了不少学历高、知识面宽、扎实肯干的年轻干部。
 
  “特别是全桂寿同志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细致,甚至细到文稿中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的运用……这就是机关建设抓规范的一个缩影。”程学武说。
 
  程学武表示,在“三抓”的指引下,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会场如何布置、桌子如何摆放,到台卡、餐巾纸、笔盒如何摆放,都有具体的要求。
 
  “自治区政协机关建设有载体、有途径、有效果,整个机关的精神风貌很好。”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唐杰对政协机关建设赞叹不已。
 
  “每次重要会议之前,办公厅都要把机关所有的处室召集起来,开动员会或协调会,鼓舞士气,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去工作。”岳非平对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机关建设如何提升协同力感触颇多。
 
  一颗小小的石头
 
  一个眉清目秀、身穿深蓝色职业套装的女孩以一个极为优雅的姿势坐在记者面前,记者忍不住问:“你平时都是这样坐吗?”
 
  “是去年11月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老师来给我们作培训后才这样坐的。”
 
  “领导有要求吗?”
 
  “目前没有要求,是我要求自己的。”
 
  女孩名叫赵珊,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公司担任人事助理,2017年5月进入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服务班担任工作人员。
 
  赵珊说,去年11月14日,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邀请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专家前来给政协机关服务中心作培训,从如何布置会场、端茶倒水,到站姿、坐姿、走路的姿势,对服务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让她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当天,政协办公厅还请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服务处三科副科长杜国龙给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主讲了一期学习型机关讲座,她有幸聆听,现场播放的人民大会堂服务员如何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倒水的镜头让她特别震撼。
 
  “没想到政协办公厅还会组织这么高规格的学习培训,能够参加这样的学习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赵珊对那次培训回味无穷。
 
  “我的工作岗位虽然很平凡,但也很重要,也让我感到很光荣……办公厅领导经常对我们给予问候和肯定,让我心里暖暖的。”赵珊轻言细语道。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的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学习,学习成为自治区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心中最大的公约数。
 
  粟燕以前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只想着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没多少时间去学习。到自治区政协机关工作后,因为办公厅领导的不断号召,她越来越注重学习,目前每年都能读完10本书,通过阅读来不断充实自己。
 
  “办公厅领导经常在各种场合提醒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可不能辜负领导的厚爱。”粟燕率真地笑道。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善于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提升干部职工们的能力和素质,如春风化雨般,让他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2017年11月13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召开机关青年干部学习座谈会,座谈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为了在会上作好重点发言,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宣传处副处长李芳林还专门准备了一篇读后感,他这样写道:
 
  “读了这些感人故事,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涤荡,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看齐,更是一次行动上的自觉,必须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次座谈会开得很成功。大家把读书的感受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将书中的精神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工作的无穷动力。
 
  莫秋谷通过阅读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联系到自己在基层的工作经历,感触颇多,说到动情处,竟泪流满面。而一旁洗耳恭听的岳非平也颇受感动。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便举行这么一个座谈会,非常及时。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岳非平由衷地说。
 
  韦素娥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自治区政协机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不断。
 
  ——开展专题培训,举办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培训班。组织89名机关党员到广西干部学院进行培训,组织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开展党务知识培训,22个党支部书记参加区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党支部书记应知应会”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牢固树立理想信念;
 
  ——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领导(机关)干部的素质与提高”“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举办了11期学习型机关系列讲座。
 
  ——创编了《精神家园》,机关干部职工争相为每一期撰稿或荐文,成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新载体……
 
  “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委员履职提供优质服务。”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沈北海对政协机关建设提出新要求。
 
  “加强对政协委员中的共产党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共产党员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道德,坚守规矩,努力做到行为世范。”自治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际瓦强调。
 
  几天来,自治区政协机关干部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点赞的声音一直在记者耳畔萦绕——
 
  “学习型机关讲座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能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委员履职提供坚强保障。”
 
  “机关青年干部公文写作讲坛是青年干部展示才能、锻炼能力的一个舞台,不仅能够培养人才,还能发现人才。”
 
  “一大一小两个学习平台,让干部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氛围,形成学习的公转和自转,以学习提升自我、促进工作,让机关干部通过学习来实现老带新、传帮带,让干部队伍不断地实现新老传承,永葆蓬勃活力……”
 
  华灯初上,自治区政协办公楼里,机关干部们还在加班加点,为筹备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回家的路上,记者打开车载收音机,车里飘出一阵优美的音乐——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地躺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肖亮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