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在协商】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助推体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18 08:42:00  来源:广西卫视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为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期《桂在协商》邀请了政协委员、河池市相关部门领导,围绕《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助推体旅融合发展 》这个主题建言献策。
 
访谈嘉宾
 
 
  自治区政协常委 河池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黎丽:当前我们河池体育文化及旅游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未能形成统一规划和布局,尚未形成规模的效应。再就是缺乏民族体育旅游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专业人才,那么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也不高,特别对市场管理和经营的理念还是不强。我认为,要抢抓国家正在“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的重大机遇,结合我们河池的实际情况,同时我们还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要加大支持民族体育地方的品牌的打造,加强工作的指导,建立民族体育旅游的项目库。
 
 
 
  河池市政协委员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银建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开发度低,缺乏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路径。目前,河池市还没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服装的生产企业,制作主要还是依靠个体手工制作,产业的开发度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主要以在景区展演的形式与旅游相结合,也缺乏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路径。少数传统体育项目中缺乏龙头的企业、品牌项目,相关的旅游单位还处于分散化与小规模的经营的状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大部分的少数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只发挥了配角的作用。少数传统体育项目与文化旅游融合开发的旅游产品缺少地域性、民族性等特色,产品的整体知名度不够高,未能产生品牌的效应。
 
 
 
  河池市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银磊:在加大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独特旅游资源品牌培育方面,我们会依托河池独特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规划性地培育一县一区(景区)、一区(景区)一品的体育旅游品牌。比如按旅游景区的类别分类。
  在自然生态类旅游景区,拓展开发利用攀岩、帆船、独竹漂、龙舟、浆板、民族体育舞蹈类等等的项目;在民俗生态类旅游景区,可原汁原味利用壮拳、狼兵拳、太极拳等项目;在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商业化地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器材、服装等等。
 
  我们会加大民族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特别是宣传力度要加大,以独具特色的内容来吸引受众眼球。比如制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宣传的专题片,结合各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以大众传媒为介质,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产生的自然环境状态,再现其传统体育文化产生过程,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度。
 
 
 
  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副局长  刘良钦: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规划方面,我们将组织编纂河池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编制,为体育和旅游融合提供规划引领。我们要重视数字的化保护和研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字化的归档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体系档案和数据库的建设。
 
  我们还可以按河池少数世居民族特色分类,我们在壮族特色景区可多设计有壮族风情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供游客欣赏和体验,如背篓绣球、多人板鞋的游戏、壮族婚俗的展演及体验,对唱山歌活动、花样的竹竿舞;在毛南族景区,可以设计毛南族花竹帽的健身舞、傩面舞蹈、“四同”体育项目的展演及体验等;在白裤瑶景区,可设计白裤瑶铜鼓健身舞表演及体验、狼兵拳武术表演及体验、板鞋竞速表演及体验。在仫佬族景区,可设计象步虎掌、舞草龙表演及体验作为主打产品,再结合其他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作为补充。
 
 
  连线嘉宾:
 
 
  河池学院体育学院教授、体操教研室主任 罗英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业内难题,河池学院作为河池市目前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拥有体育专业、音乐舞蹈专业、旅游专业等大批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及运动员,各级政府可通过与河池学院合作,大力培养民族体育旅游人才、民族体育研究员、教练员、运动员,加强对文广体旅行业系统人员的培训指导,壮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
 
  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筹规划还不够全面。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还缺乏具体规划,数字化保护和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数字化的归档有待加强。二是品牌化程度还不够高。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景区没有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推出的产品较少,开展项目体验不够丰富,尚未形成品牌效应,视觉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有待提升。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广西罗城棉花天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泰昌:我们景区将舞草龙、竹球、抢粽粑、丹凤飞彩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植入景区,让游客参与体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增加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更进一步加大扶持,将棉花天坑景区打造成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传习基地”。
 
 
  结 语: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展现各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民族体育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建言献策,为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河池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o © 2019 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凯旋路2号 邮编: 530201联系电话 : 0771- 4952920 电子邮箱 : gxzxweb@126.com

桂ICP备1300400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