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 2023-10-28 08:23:00 来源: 广西政协报

□王承就 赖慧婷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笔者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阐释
 
  何为民族意识?梁启超先生曾说“谓对他而自觉为我”;费孝通先生认为,它是同一民族的人们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一种心理。这是一个民族在其成员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归属的心理状态,其核心是对民族共同体的归属和认同,是“他者”有别于“我”的体认和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情况、新特点,科学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和命题,原创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关系理论,为新时代做好我国的民族工作找准了着力点。
 
  包容性和灵活适应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重要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与国家之间寻求利益的“最大同心圆”,它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并不以排斥各民族利益和抹杀各民族独特性为前提,具有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极强包容性;它绝不仅限于就民族论民族,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其内涵将会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体现出理论的灵活适应性。
 
  人民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理论本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从而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党和国家最高利益,事关人民福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本色。
 
  简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在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搭建起认同和归属的桥梁,将各民族同胞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属与忠诚向着对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归属和忠诚延展;把各民族同胞汇聚到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下,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引导各民族同胞自觉地将本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交融,将各民族生存发展之局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大局之中。
 
  二、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辩证关系的实践遵循
 
  首先,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体与多元、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即共同性是共同体能够生存和延续的关键因素。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必须在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同时,努力增进56个民族的共同性,这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
 
  其次,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要增强各族同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各民族只有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发展大局中才能获得自身永续发展的时空条件。
 
  再次,在实现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同时还要保障和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新时代要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切实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确保新时代民族工作沿着正确方向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各族群众要不断增强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反对一切危害党的领导和党的民族工作顺利开展的言行。船载千斤,掌舵一人。中华民族这艘巨轮能否在惊涛骇浪中始终保持正确航向破浪前行,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百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其能够胜任民族工作领导者最具说服力的证明。
 
  (作者分别系广西大学图书馆馆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桂ICP备13004002号-1

网站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凯旋路2号   邮编:530201

联系电话:0771-8802114、8802115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