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三大作用

发布时间: 2023-11-01 08:30:00 来源: 江南时报网

  人民政协就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的浸润与滋养下,在马克思主义的坚强引领下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路径之下,坚定开放与包容的根本立场,以兼容并蓄的思想理念来看待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利益诉求、战略布局上的客观差异与不同意见,强调在和平的主基调上通过充分交流讨论、交锋交融来广泛凝聚共识、消弭分歧,最大程度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从历史维度来看,人民政协的民主和平思想根植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和合”优秀文化传统。《周易·乾·彖》: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世界上最高境界的和谐就是一切客观事物都处于阴阳调和的和谐状态,此句直言古代中华民族的最高价值取向。在中国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人民政协,可以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以一种非正式的非强力对抗方式来更好更多地将双方各种群体的诉求与意见充分吸纳、融入、调和,在有序的参与与合理的表达过程中达到和谐,形成广泛汇聚、分歧消弭的共识。另外,人民政协的“和合”思想也包含了“天下为公”的基本准则,由于“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才能和平民主协商中“一碗水端平”,没有自己的“小九九”,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双方人民的切实利益的立场上谋事干事,自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最大矛盾,成为促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安全稳定和平繁荣发展的“定星盘”。
 
  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向来强调要加强团结,提出:“每个国家工人运动的成功只能靠团结和联合的力量来保证”,进而指明要以“各国工人的兄弟联盟来对抗各国资产者的兄弟联盟。”在东方,中国共产党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政协这一独一无二的特色制度,从而保障凝聚团结最广泛的力量。与西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处事原则相反,中国共产党以“求同存异”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间的分歧、摩擦、矛盾甚至对立,彰显无比宽容豁达的自信。争取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是中国与东盟共同的利益所在与目标追求。在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不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而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内的亲密伙伴关系,是关乎人类命运发展的内部关系。既然是内部关系,自然要注重团结与和平,否则就如马克思所提醒的“若忽视内部的团结,那么失败则随之而来。”尤其是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污染、资源告罄、分化严重、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一系列威胁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因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充沛、联系广泛等独特优势,形成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助推器”。
 
  从实践维度看,就亚太地区局势而言,并不是风平浪静,处于总体和平但部分地区摩擦不断的紧张态势。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依旧不愿意承认“东升西降”的客观世界格局形势,痴迷世界警察地位不肯放手,对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抱以冷战思维的巨大敌意,利用贸易壁垒、经济遏制、技术封锁等强权手段胁迫和打压其他国家和平崛起,严重影响了中国和东盟的国家稳定与区域安全。面对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与恶劣的外部环境,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为国际合作的典范,应该自觉延续开展对话关系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超越文化、地域、种族等隔阂,坚持用对话协商取代对抗冲突,以开放包容、休戚与共、和平共处的心态谋求共同发展,从而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国除积极推行和平的大国外交政策外,也要注重发挥人民政协力量,突破单一民族、国家的片面利益,而是坚持互利共赢发展战略,以求寻找共同利益,并规划出携手并进、和平发展的前进路径,既是中国对人类文明交往的独创性贡献,也是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蹄疾步稳的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和定风止浪的“压舱石”。(刘静姿 尤永盛)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桂ICP备13004002号-1

网站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凯旋路2号   邮编:530201

联系电话:0771-8802114、8802115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