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右江区支部建设与脱贫攻坚“齐头并进”

发布时间:2020-12-15 08:43:00   阅读次数:次   来源:广西扶贫网
  2020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聚焦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堵点,找准基层党支部建设与脱贫工作的结合点,以基层党建为工作抓手助脱贫,实现支部建设与脱贫攻坚“齐头并进”。2020年10月,右江区达到“八有一超”脱贫标准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208户585人,顺利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10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65.86万元,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5万元以上;2020年11月,该区获得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成为全国100个、广西7个、百色2个获此殊荣的县(区)之一。
 
  一、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
 
  右江区各行政村村部按照“面积标准、结构设计、标识标牌、功能设置、配套建设”等五个“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已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82个,投入经费6851.41万元,确保全区120个农村党支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筑面积达300㎡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应建尽建、不留空白点”的原则,在迎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镇(“老乡家园”)、汪甸瑶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和“深圳小镇”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1个基层党委、2个党支部、31个党小组,把搬迁户党员统一纳入安置点党组织管理,设置“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管理体系,为辖区5125户搬迁贫困户21492人提供服务,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二、配强脱贫攻坚“生力军”
 
  一是建立“书记抓、抓书记”长效机制。形成区委书记带头抓、乡镇党委书记主要抓、驻村第一书记直接抓、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四级书记联抓”的扶贫工作格局,配齐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从机关单位中选派254党员干部到102个行政村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驻点开展帮扶工作。二是建立“双向培养”工作机制。把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专业大户、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培养成党员或村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把党员培养成一批懂经营、会管理、能力强、有魄力、威信高的致富能手,帮助解决困难、带领创业致富。三是建立“党员+贫困户”结对机制。通过“党组织引导、企业提供、群众点餐、党员干部跟踪负责”的形式,推进搬迁贫困户后续帮扶工作,已开展扶贫技能培训班34期,组织培训群众2500多人次,创办“扶贫车间”3个,共为搬迁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2900多个。
 
  三、提升脱贫攻坚“助推力”
 
  一是推行“党建+云扶贫”模式。右江区利用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建网站和微视频等党建平台推送党建信息和扶贫攻坚典型做法,推送信息300多条、视频28个,拓宽扶贫工作交流渠道,增强党员带领群众发展积极性,实现党组织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双向融合,形成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二是探索“党建+互联网扶贫”模式。制定《右江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互联网+”为依托,将产品营销作为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助推全区建立起3家电商体验门店,5个乡镇(街道)“天猫优品店”服务站,7个乡镇建起110家村电商服务站,按照“一村一品”布局对外展销各乡镇特色产品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三是推广“党支部+金融扶贫”模式。9个乡镇(街道)120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以“农金村办”形式,把金融服务由区、乡前移到村屯,以“党支部+金融扶贫”模式破解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难问题。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资金33646.2万元,惠及贫困户7082户,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难题,助推了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阮利民